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前行,时而进入内蒙古,时而又回到了山西,几日来都穿梭在农牧交错地带,感受着蒙汉情深的喜悦,思考着民族交融的历史。
在草原地带行走,边墙和墩台零零星星,忽隐忽现,一路伴随,不知疲倦。山峦原野呈现出独特的高原风光。天蓝蓝,风萧萧,白云拥簇在纯蓝色的天幕上,让人赏心悦目。待转过一个大弯之后,一座山坡突然出现在眼前,而原来低矮、零星的边墙开始在走上山坡,宛如巨龙游走,气势一下子就上来了,增强了无限的磅礴。
明长城出京向西,经河北入山西,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起,沿晋蒙边界,经天镇、阳高、大同、丰镇、左云、右玉、清水河,至老牛湾跨过黄河,经内蒙古入陕西。摩天岭长城位于左云县晋蒙交界处,高大的墙体和墩台,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
宁鲁口的摩天岭是五路山最高峰,蜿蜒起伏的明长城就有10公里,当地俗称“小八达岭”,据说是居庸关以西比较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长城。
摩天岭边墙与烽火台、墩台相伴、交错,一路盘旋而上,这里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与融合的结合部,以城、堡、长城、烽堠的合理修筑布局,构成了一道具有军事科研价值的防御系统。
砖砌而高大的建筑就是声名远播的“镇宁箭楼”。当长城延伸到宁鲁口,因有河流不便修过,只好在沟两沿修筑箭楼(敌楼)两座,以便用箭封杀从河谷入侵之敌。现河东岸砖包箭楼仍保存完整,箭楼拱券上嵌“镇宁”石匾,箭楼下又修筑了宁鲁口关城,与箭楼形成完整的关口防御体系。
镇宁箭楼镇宁楼高17米,楼南北各有三个射击孔,南北各有四个射击孔。守军驻扎在上面,即可控制边墙南北全局,足以应对突发情况。整个箭楼底部为青条石筑就,上面再加上青砖砌成,五百多年来仍保存完好,正南有入口,门楣上残留石匾和雕花。
镇宁箭楼入口楼东有一小门,为当时南北交易人等往来所用。透过小门望向南市场堡南门穿过小门,即为边边关塞外。历史上每当战端一开,这里就是厮杀的疆场,而和平一旦降临,便在这里建立马市,边关内外,蒙汉兄弟,互通贸易,因而又称“马市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