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珠海市人民政府_珠海要闻】
石溪·亦兰亭公园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珠海特区报记者 朱习 摄
8月9日,正值周末,石溪·亦兰亭公园内人潮如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此登高望远,时而亭内休憩,时而水边嬉戏,尽享假期惬意。
石溪·亦兰亭公园于8月8日焕新亮相,改造后的公园围绕鲍俊主题,设计了串联摩崖石刻、鲍俊雕像、鲍俊墓等景观的文化探访动线,打造了“可读、可游、可感”的全新文化体验空间。
据悉,清道光年间,香山县山场村进士、书法家、诗人鲍俊传承兰亭雅韵,在此依山修筑亦兰亭、惜字社,凿曲水引觞,架石桥通幽,邀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泼墨挥毫,留下30多处摩崖石刻与林泉景观相映成趣,尤以“石溪”二字苍劲古朴,“一笔鹅”精妙绝伦,虽经百年时光流转,前贤风雅依然跃动在这山水之间。亦兰亭神韵早已融入这方山水肌理,凝结为珠海人的共同记忆与精神家园。
“改造后的公园变得更美了。”一名来此游玩的市民笑呵呵地说道。
在2010年修建的石溪公园基础上,今年3月,珠海启动鲍俊文化与石溪·亦兰亭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提升项目。其间,香洲区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对园内石刻进行修复、描红,精心组织流水循环提升工程,重现当年“曲水流觞”、击节作赋的风雅意境;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增设鲍俊雕像,拓展鲍俊文化研究,加强石溪文化挖掘,丰富园内摩崖石刻释读与标识系统,提升文化内涵;正方集团对沿路进行地表修葺硬化,整饰园内绿植生态系统,让公园更显岭南风韵。
鲍俊雕像的落成为公园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位岭南才子的风采,这种“见物见人见精神”的保护理念,让历史人物从典籍中走来,变得可亲可感。不少游客在雕像前停留端详,拍照留念,近距离体会历史人物的才情与风骨。
珠海致力于将石溪·亦兰亭公园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传承、生态景观体验、文艺创作互动、市民休闲打卡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石溪·亦兰亭公园的保护提升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还原修复,更是对历史文脉的有力赓续。
(来源:珠海特区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