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发布】
近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重点配套工程的环天目山交通动脉——藻天线,全线完工,正式亮相!
这条全长14.3公里的大道,经过路面拓宽、绿化升级和慢行系统改造,不仅提升了通行效率,更成为连接天目山景区与周边村镇的“绿色走廊”,为当地村民和游客带来更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崭新的藻天线上,平整宽阔的柏油路面宛如一条绸带蜿蜒在青山绿水间,和远处的天目未来谷相映成趣。在里闽坞附近,道路两侧新栽种的乌桕树亭亭玉立,低矮的酢浆草和马尼拉草皮铺就成翠绿的地毯,间或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以前这条路又窄又挤,现在好了,开车舒心,走路也安全!”村民王为民指着崭新的人行道和绿化带,脸上洋溢着喜悦。他表示,改造后的藻天线连接天目山景区和G329国道,十分方便,连周边环境都焕然一新。
藻天线是环天目山交通道路提升改造项目中的一线,起于横昌线交叉口,终于天目山景区南大门,全长14.3km。全线以“生态+便民”理念进行改造,例如,针对沿线游客和村民需求,专门打造了4公里慢行系统,采用防滑砖铺装,增设景观护栏与人车隔离带,既保障安全,又为休闲散步提供了好去处。
“天目村靠近天目山景区,游客较多,所以我们沿线安装了防撞护栏和景观护栏,一方面考虑到安全性,人车分离,人溪分离,另一方面,方便附近的村民和游客,茶余饭后可以休闲散步。”施工方李登说。
除了慢行系统,全线还对路面和绿化进行了升级。道路从原来的9米拓宽至10.5米,并同步整治沿线路域环境,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的交通压力。此外,全线选用红杉栾树、乌桕等乔木搭配酢浆草、马尼拉等地被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带,凸显通透性。
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克服了车流量大、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等困难,取得显著进展。“改造前这里植被杂乱,道路狭窄。”李登指着路边的绿化带说,“现在地被面积扩大了,品种也更丰富,既美观又生态。”
资料/临安发布
编辑/毛梦莹
责编/张向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