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河下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估衣街,顾名思义是出售旧衣服或原料加工较粗的新衣服的街道。它是河下古镇一条比较古老的街道,也是古镇最早繁华的街道。

明清时代,这里富商的豪宅甲第连云,与扬州盐商园林相媲美。有名的古迹有状元楼、魁星楼、吴承恩故居等,还有一批保存较好的名人故居。清代左宝贵的墓也在河下。河下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桥梁都有丰富的传说故事,是全国所有古镇中文化底蕴最为丰富一个。

古街两边住着居民,一家连着一家过着悠闲宁静普通人的生活。
老式的理发馆依然在营业,接待那些老年顾客。
文楼建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幽雅神怡,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楼"。传乾隆下江南途经河下,闻小楼盛名,遂引大学士纪晓岚微服出巡。
纪晓岚微服出巡到这里,见楼前有明朝探花夏曰瑚手书佳联"文友文心文趣,宜茶宜酒宜诗",品味之余,更见楼上宾客对赌为乐,便参与其中。不想一村姑,信口出下联:"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君臣苦思良久,哑言无对。文楼自此名声大振,文人墨客争相往顾,而村姑下联,数百年竟无人以对,以至传为佳话。
小狗和我这个陌生来客对视着,相互看着各想各的心事。
在古街中段,吴鞠通中医馆作为中医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中国古代名医、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诞生在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的一个书香门第,所著《温病条辨》与张仲景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史上两大支柱。
走进医馆别有洞天。分南北两路轴线组成一个古朴浑厚、疏朗淡泊的淮上园林。中医馆通过对中医资料文物展示、名老中医坐堂问诊、中医保健茶艺、太极拳剑表演等营造“养眼、养心、养性、养生”浓郁中医文化氛围。
窄窄的古街,看不到几个外地游人。我们从街的这头走到街的那头,一路走一路感受古街带给我们的历史知识,我们了解了古镇的前世今生。
御马头接驾桥
明清两代河下古镇经济鼎盛,文化繁荣,皇帝多次下江南巡察,这里是皇帝必经之地,御码头是迎接皇帝登岸的地方。我们在御码头结束了河下古镇的游览,告别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河下古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