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源网】
济源网讯 (记者 王莉 通讯员 尹明明) 近日,记者从示范区交通运输部门获悉,“太行云天”一号旅游公路济源段成功入围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美丽交通建设实践案例名单,成为全国范围内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项目,为济源践行“交通强省、文旅融合”战略再添亮眼注脚。
据了解,“太行云天”一号旅游公路济源段东起济源与焦作(沁阳)交界处,西至思礼镇那些年小镇,全长36.03公里,于2021年12月底建成通车,现已成为一条贯通太行山水、串联人文景点、带动区域发展的“美丽廊道”。
在服务功能方面,该公路全线有5处旅游驿站、3处服务站、1处房车营地、2处观景台及2处临时停车场,全方位满足游客休憩、观景、补给等需求,助力济源打造“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新格局。
在文旅资源整合方面,该公路有机串联起五龙口、牛王滩、沁龙峡、盘谷寺、交地古道、“人工天河”愚公渠、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水洪池国家传统古村落等多个优质景区景点,形成“以路为链、以景为珠”的旅游网络,推动济源北部太行山沿线文旅资源从“分散”走向“联动”。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路建设为沿线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营地露营、水边烧烤等新业态借势兴起,煤炭工业文化、林海公园等特色资源焕发新生;卢仝茶、冬凌茶、马村酥梨等产品依托便捷交通,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快速直达,有效带动乡村振兴。据统计,该公路通车运营以来,沿线景区景点年接待游客量增长70万余人次,门票、零售、“农家乐”餐饮等综合收入提升约6000万元,交通引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持续凸显。
此次成功入围美丽交通建设实践案例名单,不仅是对“太行云天”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成果的肯定,还将成为济源进一步推动交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起点,为全国同类地区探索“路景相融、产旅互促”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