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荣县志》得知懂政一带古盐井甚多,“行走乡间·发现自贡”寻迹旭水河,从望佳复兴堰沿旭水河至董家堰。除了一路探访古桥和堰闸,专程走进了荣县乌老山上的懂政老街。
探访完旭水河马河桥后,向当地人打听得知,远端山顶上的年代建筑群就是懂政小学。遂后登顶乌老山,走进原懂政乡驻地董家镇,也第一次在懂政小学遇见两棵500年树龄的黄葛树。
懂政,地处荣县东南部,古为集市名董家镇。境内古盐井甚多,明代有盐官,设桐麻盐司。后废,旧署地址瓦石犹存。曾有董家镇庙。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 ,今废。1951年由望佳乡划出建懂政乡,乡政府驻地董家镇。1995年8月并入望佳乡,改望佳镇。2019年8月31日,撤销望佳镇,划归双石镇。
时光荏苒,懂政小学已停办多年,不过校门两侧古老的黄葛树依然茁壮生长。
右侧这棵黄葛树感觉相对小一些,不过其树干上苔藓突显其树龄的久远。
树上挂有的铭牌记载着这棵古树的信息,这是一棵500年树龄的黄葛树,属国家一级古树名木。这是痛快旅游多年“行走乡间·发现自贡”以来,第一次遇见的500年的黄葛树,而且还是两棵相对的古树名木。
小学内这棵黄葛树明显更加枝繁叶茂,树荫面积也相对大不少。
树干则更加粗壮,中间也挂着国家一级古树名木的铭牌,不知这两棵500年古树是否与明代的桐麻盐司或董家镇庙有关?
这栋三层的红砖小楼每间房都是比较小应该是当年的教师用房
对面的教学楼建筑面积还是不小,这里承载着太多懂政人的童年记忆。
走出懂政小学,继续沿着公路进入前方的街道。
右侧这栋楼挂着“荣县望佳镇敬老院”的铭牌,这里可能是原来的懂政乡办公驻地。
从小学到这里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其街道并不宽阔,两侧基本是后来的现代民居建筑。
越往前走,地势变成了下坡路段,街道两边的建筑也更具年代感。
回望来路,发现整条街道的坡度还比较大。
老街中段尚存一排年代建筑,临街面为一间间商铺,从建筑风格推断可能是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
这种样式的木窗和铁栏杆现在已很难见到,窗户上方还有砖砌出了简单的半圆图案。
仰望这排依山而建的年代建筑别有一番历史韵味
这面围墙之上还保留有年代标语的痕迹
从这个视角可以看出,整个懂政老街从乌老山顶向下依山而建。
前方右转即为懂政老街的尽头
懂政老街是一条遗忘在荣县乌老山的乡镇街道,其街道从山顶向下依山而建,整体规模不大但别有一番韵味。行走其间虽未探寻到桐麻盐司和董家镇庙遗迹,但是两棵500年的黄葛树足以能证明这里历史的久远,依稀可见老街独特的味道和岁月的沧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