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德庆县,位于肇庆市西北部。其名取自宋徽宗诏书崇德致庆之嘉许,寄托着对德行教化、祥和昌盛的永恒祈愿。
全县面积约2257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是沟通粤桂的咽喉要道,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
德庆享有中国贡柑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国柑桔产业龙头县、中国诗歌之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美誉,森林覆盖率达74.2%,是西江流域一颗生态优良、人文厚重的璀璨明珠。
二、主要景区
悦城龙母祖庙,位于悦城镇,始建于秦汉,历代重修扩建,是全国龙母庙的祖庭,被誉为四海朝宗的圣地。
建筑规模宏大,技艺精湛,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的龙母诞期,海内外信众云集,香火鼎盛,场面蔚为壮观,是研究岭南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德庆学宫(孔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是岭南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孔庙之一。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群蔚为壮观,溪流清澈湍急。
这里是亚洲罕见、广东第一的瀑布群旅游区,提供刺激的峡谷漂流,中国勇士第一漂、温泉养生、森林探险等多种生态体验项目。
三元塔,矗立于德城东侧的香山之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塔呈八角九层楼阁式,高约53米,砖石结构,古朴雄伟。因塔身历经风雨仍色泽如新,有“只新不旧”的美谈,登塔可俯瞰西江壮景和德城风貌。
金林水乡,位于官圩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村内水系环绕,古宅、祠堂、书院林立,石板巷陌纵横,小桥流水人家,处处散发着宁静质朴的岭南水乡韵味,是体验慢生活和古村文化的理想之地。
三、特产美食
德庆贡柑,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庆的金字招牌。果形靓丽、皮薄易剥、肉脆化渣、清甜蜜味、风味浓郁,自古即为皇室贡品,被誉为“柑桔之王”。秋冬时节,金果满枝,是德庆最甜蜜的风景线。
德庆竹篙粉,德庆最负盛名的传统小吃。选用上好粘米,米浆蒸制成薄皮后,晾挂在竹篙上冷却,故而得名。口感爽滑柔韧,米香纯正。食用时切段,淋上秘制酱汁(多为豉油、花生油、芝麻等),是当地人早餐和宵夜的挚爱。
德庆紫淮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薯肉呈独特的深紫色,富含花青素和硒元素。肉质细腻粉糯,香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是药食同源的佳品,煲汤、蒸煮、做甜品皆宜。
德庆肉桂(西江桂),中国肉桂的代表性产区之一。桂皮厚实饱满,油分足,桂味纯正辛香,甜辣适中,是烹饪卤味、制作香料和中药材的上品。
首乌巴戟酒/首乌汁,以德庆特产的道地药材何首乌、巴戟天为主要原料泡制或榨取。具有滋补强身的功效,是当地特色保健饮品。
四、历史人文
德庆古称端溪、康州,历史可追溯至秦汉。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端溪县,是岭南最早建制的古县之一。
宋绍兴元年(1131年)升为德庆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德庆州,民国后改县。
德庆学宫是千年文脉的象征,龙母信仰是重要的精神纽带。
独特的民俗如雄鸡舞(省级非遗)、赛龙舟、庙会等至今活跃。德庆还是著名的中国诗歌之乡,诗风传承久远。
五、知名人物
李质(?-1380),明朝初年重臣,德庆人。官至资善大夫、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学识渊博,为官清廉,在洪武初年国家制度草创时期多有建树,尤其在治理河渠方面贡献卓著。
李逢荣(明代),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弘扬程朱理学,对德庆及周边地区的文教事业影响深远,被誉为“岭南理学名儒”。
梁以忠(现代), 著名粤剧编剧、撰曲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粤剧剧本和曲目,为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慧(现代), 作为德庆贡柑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如德庆县柑橘协会负责人或知名合作社带头人),她积极推动贡柑标准化种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带领果农增收致富,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代表人物。
六、结语
四海朝宗的龙母祖庙,四柱擎天的学宫大成殿;
德庆县,这座西江之滨的千年古郡,正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蓬勃的现代农业(尤其是贡柑产业),向世人展示着崇德之城的恒久魅力与西江明珠的璀璨光华。
这里,是龙母的故乡,是贡柑的乐园,是心灵寻根与文化浸润的沃土,诚邀您来此,感受历史脉搏,品味舌尖甜蜜,领略西江壮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