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昭苏县天马文化园停车场,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举着手机查看攻略,屏幕上,“玩转昭苏”小程序上绿色的“畅通”标识让他安心不少。盛夏来临,天山脚下的景区就没断过客流。昭苏的夏塔、喀拉峻等地,路远、景偏,往年一到旺季,游客要么堵在路上,要么到了景区进不去。今年不一样,不少人手机里多了个“帮手”。
“你看现在来昭苏旅游还有这么一个方便的东西呢。”王先生拿起手机展示“玩转昭苏”小程序,上面不仅有景区的游客流量情况,还有景区实景VR展示。小程序像一个藏在手机里的“草原向导”,把雪山、马场、古道的惊喜,都装进了游客的掌心。得益于中国电信为昭苏打造的全域旅游平台,这位隐形的“向导”,让数百万游客的新疆之旅变得更顺畅、更舒心。
智慧景区:数字技术破解“旺季难题”
“一旦客流接近上限,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昭苏县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主任介绍,通过AI算法分析,系统会自动向管理员发送短信预警,并通过“一部手机游昭苏”平台引导游客分流至其他景点。今年7月以来,重点景区游客拥堵投诉量同比下降62%,这组数据的背后,是电信数字化服务的硬核支撑。
这背后,是中国电信为新疆景区量身打造的“智慧大脑”。昭苏县的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融合了AI、大数据、数字人的“智慧系统”,在新疆的旅游旺季正成为景区管理的“神助攻”。
通过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景区管理者能实时掌握全域客流动态:从游客来源地TOP5城市分析,到夏塔、玉湖等重点景区的承载力预警,数据一目了然。以往旅游旺季里游客担心的“进不去、出不来”等问题,在这里,通过区间车轨迹监控和智能调度,车辆实时位置、运力状况全掌握,让游客堵在门口的窘境成了过去式。
交通动脉:天翼云守护“千里畅通”
“伊昭公路K38段突降阵雨,能见度不足50米,请过往车辆减速慢行!”7月26日14时,正在自驾的乌鲁木齐市民张先生收到了这条导航提醒。与此同时,他的导航地图上自动弹出三条绕行路线,每条路线的通行时间、路面状况一目了然。
新疆地域辽阔,交通顺畅是旺季出行的关键。中国电信依托天翼云技术优势,为伊昭公路、乌孙山服务区等重要交通节点装上了“智慧眼”。在“交通自驾分析平台”上,实时显示各路段的天气、路况:伊昭公路是否畅通?白马服务区的温度是多少?未来两小时会不会有大风?这些信息通过云端实时更新,游客打开导航就能查看。一旦遇到道路拥堵或天气突变,系统会自动推送最优绕行方案,让自驾旅途少走冤枉路。
“以前跑运输最怕天气突变,现在有了‘智慧眼’,心里踏实多了。”跑昭苏至伊宁线路的货车司机马师傅说,数字化不仅让游客省心,也让交通调度更高效。
贴心服务:从“走得了”到“玩得好”
在昭苏,中国电信打造的“1个中心4个平台”(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等),正悄悄改变着旅游的模样。在喀拉峻草原,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女士打开手机小程序,眼前的草原石人突然“活”了过来——通过电信5G+AR技术,千年前的草原文明故事生动再现;在果子沟大桥观景台,来自四川的摄影爱好者用电信5G网络实时直播云海奇观,直播间瞬间涌入2万观众……
从“一部手机游昭苏”整合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到舆情监测平台24小时响应的游客诉求,中国电信正以数字化手段重塑旅游体验,也让昭苏的全域旅游成为全疆文旅信息化的标杆。
当夕阳为慕士塔格峰镀上金边,当草原上的马头琴声随晚风飘荡,中国电信的数字信号正穿梭在雪山草原之间,守护着每一份对新疆的向往。这个夏天,因为有了智慧服务的加持,新疆的美,愈发从容动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