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的白面馍馍
原创 徐守元 守元文化驿站 2025年08月03日 19:51 吉林
2018年的春节是在延安度过的,也说不上是红色之旅,一则母亲去世,过年无妈可叫,情何以堪。二则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情有独钟,迟早要来走一回。由于是过大年,几乎所有的小饭馆都关门歇业,旅馆也不提供餐饮,幸好肯德基还营业,没有饿肚子。当时挺有感慨,本来不喜欢洋快餐,没想到竟是洋快餐救了急。这是我第一次吃,虽然吃得不饥不饱的,但总算开了洋荤。不过儿子吃得很好,年轻人多喜欢这种食物。不像我这种传统的人,思想僵化,不知变通。也不知道美国人喜不喜欢煎饼果子,唐人街有没有羊肉泡馍。
除夕那天去了杨家岭,这里是当年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是窑洞。由于过节,游人特别少,我们可以随意观瞻,思绪随感觉此起彼伏……不经意间,来到一座普通的窑洞前,这里炊烟袅袅,闻到一股油香,原来是窑洞的主人在做过节的美食。窑洞里的美食没看见,窑洞外阿姨正出锅白花花的大馒头,热气腾腾,散发五谷精华的香气。我觉得不应该叫馒头,叫馍馍更贴切,陕北人应该如此吧。当年诸葛亮祭祀泸水的鬼神,制作馒头当祭品,从此我就不大喜欢馒头这个名词了,也不大爱吃。
我上前搭讪,才知道她们就住在这里,负责清洁工作。我没有进她们的窑洞里,因为不礼貌。里面的美食一定很丰盛,新春佳节,家家如此。看人家丰衣足食,我们一家却在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略显几分孤独。阿姨给了儿子一个馍馍,我和妻子都忍不住吃了一口,越嚼越香甜,越嚼越有味道,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话也多起来,离开时倒有些依依不舍了。
离开阿姨一家,又看了毛主席种的菜园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主席的伟大之处就是得民心,无人能及。后来我在宝塔山下和一位陕北人闲聊,他说陕北人淳朴善良,忠厚可靠。当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毛主席为了拖住敌人,减轻我军前线的压力,不肯过黄河,一直转战陕北,使敌人十几万军队无计可施。毛主席能安全的做战略转移,多亏了陕北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人向敌人告密。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永远的真理。
永吉徐守元,2025年8月3日整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