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向哲锐 刘周婷
7月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凭借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避暑。
挖掘资源,打造“避暑胜地”
盛夏时节,湘西州各大漂流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创新玩法让游客尽享清凉。
永顺县猛洞河景区推出“自助漂流”新玩法,全长17公里的河道串联20余处险滩与平缓水域,来自长沙的曾先生已是多年“回头客”,他表示“猛洞河不愧‘天下第一漂’的称号”。带着孩子首次体验的河南游客刘辉同样赞不绝口。
凤凰古城周边的西门峡漂流以“6公里120米落差”的特色设计,成为家庭游客的热门选择。“后半程够刺激,前半程打水仗正好。”带着孩子出游的怀化游客易慧兰这样评价。
龙山县惹巴拉景区主打文化泛舟。游客乘坐特色小舟顺流而下,3公里航程串联老码头、凉亭桥等景观。
吉首市德夯大峡谷开展溪涧觅蟹活动,家长带着孩子们在溪流中摸鱼捉蟹和纳凉。 每日数百组家庭在此避暑。
湘西州八面山“草原星空·边城夜话”露营线路,将八面山、惹巴拉、里耶古城、乌龙山大峡谷以及边城茶峒等一系列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打造集自然探险、文化探秘、亲子休闲于一体的七日深度游路线。
创新场景,点亮“夜间经济”
夜市初上,永顺芙蓉镇摆手堂前的篝火熊熊燃起。随着土家铜铃清脆作响,身着西兰卡普传统服饰的舞者们踏着鼓点翩然入场。
来自广东的游客林伟不由跟着节拍跺脚,很快便被热情的土家人拉进舞圈。他抹着汗笑道,“来了就能融入,湘西给了我们满满的归属感。”
湘西夜游已突破传统观光,凤凰古城《湘见·沱江》将实景演出与游船体验完美融合,德夯大峡谷《德夯幻境》运用5D技术再现苗族传说。山江镇“绣江山”非遗集市升级后,游客不仅能选购精美苗绣,还能参与银饰制作等互动项目。7月以来非遗工坊体验人次同比增长210%,相关文创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凤凰南华山景区推出的“非遗电音节”将传统苗歌与现代电子乐完美融合,场场爆满。数据显示,该活动带动古城夜间客流量同比增长65%。
吉首峡谷露营基地每周五、六举办的星空露营季,让游客在乐队演出和露天电影中,感受帐篷旁的欢声笑语。帐篷暑期预订率达98%。
今夏,湘西文旅市场呈现三大特色:山水避暑与夜游经济形成全天候体验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全新演艺产品,非遗代表性项目从静态展示转向深度体验。
配套升级,带来舒心体验
随着交通网络持续优化,张吉怀高铁运力提升,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占比大幅提升。“下班乘高铁,周末游凤凰”成为都市白领又一新选择。吉首市新开通景区直通车,泸溪县推出“高铁+景区”接驳专线,重点景区实现公交化运营。
湘西州通过优化服务保障,为游客带来舒心的旅居体验。
安全服务系统全面升级,猛洞河景区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布设数十处安全监测点,配备专业救生员;洗车河“人体漂流”项目推出包含防水装备、应急呼叫等服务的“安心包”。7月以来全州涉旅安全零事故。
特色民宿集群蓬勃发展,周末一房难求。
全州8县市同步推进多个提质项目,八面山景区新建标准化露营基地,芙蓉镇完成石板街整治和智慧消防改造。
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活力,保靖县在漂流沿线设置黄金茶驿站,带动茶农月均增收4000元。德夯大峡谷“非遗夜市”助推商户增收,暑期餐饮收入增长230%。
2025年上半年,湘西州共接待游客3318.07万人次,游客总花费35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3%、5.29%。
来源:华声在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