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高温炙烤大地,寻找清凉与文化交融的避暑胜地成为众多游客的心愿。位于遵义市播州区的乌江寨,以其23℃的清凉气候、千年古韵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非遗体验,成为游客们夏日旅游的热门选择。
雨季的乌江寨,乌江碧波荡漾,清澈的江水倒映着岸边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群,古寨被青山云雾环绕,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在此避暑之余,游客们可以深入体验了多项非遗文化项目,将传统技艺化作指尖上的乐趣。
走进乌纸坊,游客可亲手制作花草纸,将花瓣、草叶融入纸浆,经传统造纸技艺打造出的纸张半透明中透出自然纹理,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我们这是非遗项目之一,从古法造纸改编而来,加入新鲜花草制作花草纸。从造纸第一步到成品制作,游客都能全程参与,他们体验后都觉得非常有趣。”乌纸坊店员田丹介绍到。
据了解,花草纸制作项目源于千年古法造纸术,乌江寨通过创新活化,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感受,也促进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走出乌纸坊,向上而行就来到了和平染坊。
在和平染坊的扎染体验区充满欢声笑语,来自北京的游客正在体验扎染项目,游客们将布料折叠、翻卷、挤揪、捆扎,形成特定形状,然后放入染缸中染色,当白布从染缸中取出,经过漂洗、晾干,一幅独一无二的蜡染作品就诞生了,蓝白相间的花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扎染非常有趣,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想怎么扎就怎么扎,还可以扎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和形状,非常好。”游客马禹涵说。
“在我们这里,如果你不喜欢千篇一律的东西,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件扎染裙子、T恤,或者独一无二的玩偶,还有蜡染、灰染、拓染等工艺。”和平染坊店员罗美容说。
出了和平染坊,转身就可以看到一间绣坊——蝴蝶妈妈绣坊。
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瑰宝,在蝴蝶妈妈绣坊焕发新生。在这里有各式精致的民族绣品,一针一线都倾注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和情感。
“咱们今天做的这个浆果胸针,它是浆果的形状,我们用于制作它的布料都是纯植物染色的,通过古法植物染的技艺来制作的……”绣坊二楼,绣房的老师正在教授游客学习制作浆果胸针。
蝴蝶妈妈绣坊通过非遗老师面对面授课,文化故事与实操结合,让游客可以亲手绣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工纪念品,沉浸式感受苗绣的千年积淀。
“我们这里的非遗老师会面对面教授,结合文化故事和实操,让游客亲手绣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工纪念品,沉浸式体验苗绣的千年文化。”绣坊设计师、绣娘陈玉兰介绍。
而在绣坊一楼,来自贵阳的游客正带着孙女体验香囊制作,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香囊便在祖孙二人的合作下完成了。
“今天,我带小孙女来乌江寨感受这里的人文风景,我们一起做了扎染,现在又来做香包,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这些作品我们要带回家珍藏。”游客韩保珍说。
扎染、苗绣、花草纸……种种非遗技艺互动体验,不仅让乌江寨成为游客们的清凉避暑胜地,还让乌江寨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
这个夏天,来贵州乌江寨——在碧波之上泛舟避暑,在非遗工坊中巧手生花,让清凉山水与文化传承交织成难忘的夏日记忆。
通讯员 李宁
编辑 潘树涛
二审 谢国欢
三审 唐正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