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7月31日,资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资阳方特水世界的孪生姊妹——国色春秋文旅项目即将开业,标志着四川资阳这座成渝之心城市正式吹响“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的集结号。
四大引擎驱动文旅升级
项目矩阵加速成型。除方特项目外,安岳石窟数展中心、濛溪河考古遗址等10个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同步推进,形成“多园齐开”格局。特别打造的熊出没主题酒店与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填补了川中地区高品质亲子游与数字游牧业态空白。
基础设施全面跃升。3A级以上景区直通车覆盖率突破90%,“快行慢游”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全市酒店数量达600余家,金牛宾馆等成都高端品牌首次外溢落户。创新推出的“资舒适礼”城市礼品体系涵盖13类550种特色商品。
品牌价值持续释放。安岳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濛溪河遗址入选202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资阳文旅新媒体矩阵累计播放量超3亿次,两部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被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
产业生态活力迸发。文旅企业数量同比增幅达88%,金融机构授信额度超5亿元。资阳文旅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2024年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4%,达1.28亿元。
智慧运营重塑体验
项目首创“开放式预约制”运营模式,取消传统大门票制度,游客可免费入园并按需购买单项体验。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强方特(资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世友介绍说,这种创新模式使园区日均停留时长提升至6.8小时,二次消费占比达45%。配套的方特水世界与主题酒店形成“白天玩乐园、夜宿特色酒店”的闭环体验。
据了解,该项目融合“儒释道”文化与巴蜀特色,通过球幕飞行、4D动感等前沿科技手段,打造出10大室内高科技文化项目与28项室外游乐设施。
餐饮消费赋能留量经济
围绕“在哪吃”“吃什么”和“安心吃”等游客“刚需”,资阳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廷见表示,将以“餐饮+旅游”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方特国色春秋文旅“流量”,推动成为餐饮消费“留量”。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资阳餐饮收入达34.58亿元,同比增长4%。通过打造“烟火普州”等美食集聚区,引进正餐连锁品牌23家,培育乐至烤肉等11道标准美食。在方特周边布局的临空邻里中心,创新推出“送菜上门+私厨到家”服务,使游客餐饮消费满意度达92.6%。
交通网络无缝衔接
地铁S3线“资阳临空站”实现公交无缝接驳,30分钟直达天府机场与高铁枢纽。新建的8个智慧停车场提供车位2000余个,配合“资阳文旅”小程序实时导览功能,构建起“快进慢游”的立体交通体系。资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魏明全坦言。
从地铁接驳到路网优化,从停车保障到智慧交通,资阳围绕“行”字下足了功夫,既打通了成都都市圈的外联大动脉,又织密了方特周边的内畅微循环,让快进慢游的出行体验成为现实。
全域旅游未来展望
随着“资足常乐"品牌体系深化,资阳构建起东有方特、西有石窟、南有陈毅故里、北有沱江漫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预计2025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50亿元,加速实现从“过境地”到“目的地”的转型升级。
通过“改变、突破、跨越”的发展思路,资阳聚焦四大核心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产品矩阵,交通网络升级强化可进入性,服务品质提升优化游客体验,文旅融合创新增强品牌吸引力。从国色春秋主题区差异化定位,到全域文旅资源系统整合,彰显出城市以文旅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引擎的战略布局。
资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资阳正以“近郊游目的地”为定位,通过全域旅游理念引领基础设施升级、业态创新和营销推广,持续强化“成渝会客厅”的区位优势,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新高地。 (王建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