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5第六届山东省研学旅游创新设计大赛
网络评选活动正在开展
沂水县“萤光探秘・地心寻踪 —— 自然与科技的深层对话”研学线路成功入围!
快来为家乡助力
投上您宝贵的一票!
投票时间
11月6日12:00—11月13日12:00
投票规则
每个微信号每天最多可投10票
每天最多可为一个作品投5票
投票方法
萤光探秘・地心寻踪 —— 自然与科技的深层对话研学线路介绍
本作品以国家5A级景区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为核心研学基地,主题为“萤光探秘・地心寻踪——自然与科技的深层对话”,融合地质研学、生态观察与数字体验,打造跨学科沉浸式研学课程。
课程依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引入的国家级岩溶地质专家团队资源,构建 “科学探究 + 生态感知 + 科技赋能” 三维体系。在地下大峡谷板块,通过泰山人才团队研发的智慧监测系统与实地科考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解析钟乳石、石笋等地质景观的滴水沉积与流水沉积原理,理解石灰岩与水、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机制,传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研学传统。
萤火虫水洞板块聚焦自然生态教育,以“微光里的生命智慧”为主题,设计萤火虫栖息地观察、生命周期记录等任务,结合生态专家指导的保护课程,让学生了解萤火虫对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同时联动地下大峡谷的“火眼金睛”钟乳石探秘课程,形成“地表之下的地质变迁与地表之上的生命繁衍” 的对比认知。
科技体验环节以“地心幻境”项目为载体,运用新技术重现溶洞形成的百万年历程,通过 “熔岩互动”“星河岩境” 等沉浸式场景,将抽象的地质演化过程可视化。学生可在虚拟空间中“穿越”不同地质年代,对比现实中萤火虫水洞与地下大峡谷的生态环境差异,实现“数字赋能 + 实地验证”的闭环学习。
课程设计涵盖行前知识铺垫(喀斯特地貌资料搜集、萤火虫生态预习)、行中任务驱动(分组完成地质观测记录表、萤火虫行为日志、科技体验报告)、行后成果转化(思维导图创作、保护倡议撰写),并配套通关印章、研学地图等工具提升参与感。安全保障参照景区成熟体系,配备急救设备与专业导师,确保体验安全。
本作品深度整合景区地质遗产、生态资源与数字技术,既发挥泰山人才团队的专业支撑优势,又以萤火虫这一“生态指示剂”串联自然教育,创新“地质科学 + 生态保护 + 数智体验” 的研学模式,助力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共生”的系统认知,符合大赛“主题鲜明、教育性突出、创新性强”的要求。
END
沂水旅游 官方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