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22日,来自美国友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和加利福尼亚州橙郡的27名青年、教师和友好人士跨越万里,与17名中国青年携手参加“友行中国・趣淘厦门——2025美国‘青年大使’鹭岛行”活动。六天时间里,中美青年同住同学,结对参与实践活动,感受生态厦门和现代都市独特魅力,开启文化认知和友谊探索之旅。
鹭岛绿迹·探索生态密码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山、海、城、湖间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中美青年在探索中触摸感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脉搏。在筼筜湖潮汐广场,了解筼筜湖从“臭水湖”到“城市会客厅”的治理故事;漫步山海健康步道,在“天风海涛”中感受生态廊道与繁华城景交融的诗意长卷;五缘湾湿地公园里,聆听鸟类专家讲述”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在此繁衍生息的动人故事。中美青年在湿地核心保护区种下象征中美友谊传承和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友谊树”。在给树苗挂上“姓名牌”时,来自巴尔的摩的美国青年Melanie Chavez表示:“我十分钦佩厦门开展生态修复与物种保护的责任担当。厦门生态优美,绿化程度令我惊讶,感觉一切规划开发都是因地制宜、围绕环境保护开展的。”
精彩校园·青春携手同行
青春的故事始于校园。走进厦门大学,美籍专家、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潘维廉教授以其独特视角和生动语言,讲述他与中国不解之缘的温馨故事,围绕《我不见外》(Off the Wall – How We Fell for China)一书的创作,与中美青年分享厦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变迁。在厦门外国语学校,中美青年体验茶话戏剧课,演绎《红楼梦》经典角色,尝试漆扇制作,感受中西文化交融的美好。在厦门市音乐学校,中国青年手把手带着美国青年尝试古筝和琵琶。中西乐交织合奏的悠扬旋律在校园回响。橙郡青年Aaron Nava说,音乐能够跨越国界。尽管语言不同,通过共同演绎《鼓浪屿之波》,我们感觉彼此心灵相通。
文明互鉴·共赴“美美与共”之旅
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中,中美青年沉浸式感受闽南文化与传统非遗的非凡魅力。中山路上,手持“寻味老字号”探索卡,穿梭打卡百年骑楼与特色美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地鼓浪屿,深入了解鼓浪屿东西方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在钢琴博物馆和管风琴艺术中心,中美青年以乐传情,感受“音乐之岛”的独特魅力。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手制作篆香,感受传统技艺的精细美学;制作厦门美食-薄饼,感受闽南地区中秋节“博饼”传统;剪纸课堂上,一刀一剪间领悟传统艺术的细腻;木偶艺术馆里,欣赏掌上木偶戏表演的同时现场创作木偶故事,领悟个人创作灵感与传统戏曲艺术的神奇“碰撞”。“木偶戏的魔幻酷炫将我深深带入神秘的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不同,我们却能和中国同学一起体验和创作新的艺术作品,太有趣了”,橙郡青年Verena Lo激动地说。
背景链接:
巴尔的摩是厦门最早缔结的国际友城之一。2025年适逢厦门市与巴尔的摩市缔结友城关系四十年,双方在青年交流、教育医疗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厦门和加州橙郡尔湾以音乐艺术交流为桥,促进友好往来和相知相亲。这是厦门市第二次举办美国“青年大使“鹭岛行活动,已有逾50名来自巴尔的摩和橙郡的美国青年通过“鹭岛行”这一品牌活动到访厦门,其中大多数都是首次访华。
巴尔的摩-厦门姐妹城市委员会副主席Chelsea Nakabayashi连续两年担任巴尔的摩带队老师。在“鹭岛行”开营式上,她说,我们的青年来到这里,感受到自己是名副其实的“青年大使”。他们非常认真看待这项使命,期待与中国同龄人建立友谊。橙郡带队教师Wendy Castille表示,“鹭岛行”让学生们感受到厦门人民的温暖、慷慨和善良。很高兴看到中美青年共同踏上美妙旅程,探索不同文化,收获真挚友谊。
青年,最富朝气,最富梦想。朝夕相处的六天中,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友谊悄然萌生在中美青年心中,共同期待继续携手为中美友谊和和平友好贡献青春力量。
(厦门市外办供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