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一宿的大雨终于停了,天空拨云见日,夏风微凉,雨后街道,雨水打下来的槐花簌簌铺满路,空气里都是清甜,这抹小清新,勾引着我有一种想出门的冲动。干脆顺着北长街溜达到东华门再到王府井。顺着筒子河一路北行,不一会儿就到东华门了。故宫的东门,高大的红墙清新洁净了许多,角楼在下午的明媚中闪耀着熠熠光彩,突然不知哪里有微微的流水声,贴近红墙,原来是昨夜与上午的雨水分好几个地方还在排出着,水线如帘,裹住红墙,清澈的水流仿佛淹没了路上参观故宫的人们的喧嚣,只剩清澈与古建的交融。这是一次惊喜,多少年我都想看看故宫里大雨时的千龙吐水景观,一直未能如愿,有一次看到马上下雨,因为有故宫年票,不用预约,立马去了故宫,到了故宫伸长了脖子等待,等来的却是雨过天晴的阳光灿烂,失望啊!这次看到了故宫城墙上积水的徐徐排出的一幕雨帘,也是非常的开心,慨叹当年修建紫禁城时雷发达和蒯鹏等总设计师工匠的智慧,在设计上有如此巧夺天工的构思,令人佩服!
向东走便是东安门大街,王府井到了。雨后的王府井大街上,游客络绎不绝,误以为是周六日呢。找家咖啡馆品着咖啡,总感觉眼前晃动着几十年前的王府井那个曾经的模样,东安市场大棚里面一家家的店铺,小时候跟着姥爷来这里的书店淘旧书,姥爷总是把我安排在书店旁边的一家小吃店里,一碗凉粉鱼儿,搅拌好了一根一根的嗦着,手里拿着翻烂了的小人书,陶醉在自己的儿童世界里,就这样等着姥爷在旁边的铺子里看书,也期待着姥爷能再给我买一本新的小人书?每次的回忆都是清新的幸福的,只是现在物是人非,找不到也回不去那美好的刻骨铭心的过去了,只能有时间来这里坐坐,回忆与追忆那流逝的岁月,在回忆中感受老北京小时候生活的烟火气息,感受一下有亲人在时的那种贴心的温暖。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北京的变化太大,原来的三千多条老胡同拆迁的剩下了现在的不到四百条,少了许多胡同里一隅屋檐下的亲情友情街坊情意,看不到孩子们胡同里的嬉戏追逐打闹与欢声笑语,听不到晚饭时分大人叫孩子回家吃饭的此起彼伏声。多了许多的水泥森林,越来越标新立异的繁华,一切的过往都成为了那份回忆的殇逝。就是不知道北京老城区的烟火气还能维持多久,作为一个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的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也许这就是乡愁,乡情吧?
朋友们早晨好!走起,今天四位姐妹去演出,送上一支《大漠敦煌》的风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