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开窗,满眼是绿,空气十分清新,在这里的民宿住下,才真正感受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美好。”7月25日,来自重庆的游客徐亮兴奋地向记者分享其在黄果树旅游区民宿的入住体验。
近年来,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更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黄果树旅游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作为国家5A级景区,壮丽的黄果树大瀑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同时,这里还保存着众多传统村落,形成了“国家5A级景区 传统村落集群”的强大叠加效应。凭借这一优势,黄果树旅游区成功激活了民宿经济的新动能。
在黄果树旅游区的核心区域,高端精品民宿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匠庐、尧珈等知名品牌项目纷纷入驻,为游客带来了高品质的住宿选择。
走进“匠庐・村晓”,古老的布依族建筑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每一间客房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开业以来,“匠庐・村晓”的入住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住宿佳地。在其带动下,周边村寨的差异化主题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这些承载着布依族历史的房子,虽大多破旧,但我们致力于在改造中保留传统风貌,并赋予其全新功能。”匠庐・村晓度假村落店长翟云洪说。
如今,黄果树旅游区民宿总量已突破500家,新增客房服务、客房管家、园艺维护等基础岗位1000余个,餐饮、保洁、农特产品加工等关联岗位也被间接拉动了2000余个,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党建引领在黄果树旅游区民宿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区龙宫镇桃子村便是一个典型范例。桃子村气候宜人、景色优美,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喜人。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堡垒作用,积极与职能部门对接,推行景村联动、村企联建、成果联享的三联发展模式。”桃子村村支书张智介绍,目前,该村已发展农家乐、民宿客栈64家,带动225人就业,每年接待游客20000余人次。2024年,桃子村旅游直接收入达250万元,同比增长13.64%。
不仅是桃子村,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洒把村、乌拉村以及黄果树镇黄果树村、石头寨等,在村支两委的引领下,民宿产业持续升级,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超5000人次,让劳动者收入逐年递增。
为推动民宿产业进一步发展,黄果树旅游区还突出品牌赋能,打造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精心塑造的“瀑乡美宿”品牌,推动省级“金宿级”民宿不断升级服务团队。同时,坚持“民宿 文创”模式,从民族文化方面发力,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网络宣传主播。
“我之前在江苏务工,得知牧野童话民宿招聘,就选择回来,在家附近工作能照顾父母。” 像牧野童话员工汪庆这样因民宿发展而回乡就业的人不在少数。与此同时,黄果树旅游区还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指导企业申领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助力民宿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民宿产业集群培育,打造‘民宿创客孵化基地’,开发乡村旅游策划、民俗文化传承等高端岗位,力争三年内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且将技能型岗位占比提升至 30%,助力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从‘保基本’到‘提质量’的跨越。”黄果树旅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编辑 梅世桂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