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公福地康养旅游度假中心项目
财神文化的发源地漩口镇赵公村位于汶川东南部,与成都市接壤,平均海拔约100米,森林覆盖80%以上,负氧离子2.2万个…3,辖区内18平方公里的紫坪铺水库,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紫坪圣湖与财神福地相依相融,是春季登高,夏季避暑,秋季观花,冬季赏雪,望圣湖的理想之地。
建设康养度假中心,包含游客集散中心,图书馆、艺术中心、高端酒店、庄园、疗养中心、森林运动公园等设施,打造体验式文娱在地文化、娱乐商业、农产融合等业态。
2、汶川飞行航空乐园综合开发项目
依托汶川特别旅游区国家AAAAA级景区的得天独厚的文旅、自然资源,开发“飞越震源点”“飞越紫坪铺”“空中看汶川”等低空旅游项目,串联天地映秀、丹青水磨、烟雨三江等景区景点,形成差异化体验产品,拓展“低空+非遗/研学/熊猫/冰雪”等新场景新业态。
3、净土阿坝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漩口镇与成都市接壤,平均海拔约100米,森林覆盖80%以上,负氧离子2.2万个m3。辖区内18平方公里的紫坪铺水库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紫坪圣湖与财神福地相依相融,群益村是春季登高,夏季避暑,秋季观花,冬季赏雪,眺望圣湖的理想之地。相邻的赵公村已建成花里、无忧谷等精品民宿。
规划打造农旅产业融合板块,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推动三江牛扩繁及开发利用;开发旅游景点,建设观景台、露营地、精品民宿、银发经济园及延伸产业;举办乡村农旅节庆活动,开展道教文化体验活动,推进产教融合,举办道教养生讲座、武术表演、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展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体验板块。
4、漩口南天门农旅融合发展试验区项目
南天门位于汶川县东南部漩口镇,同都江堰市接壤,背靠青城山,地处国道213线,交通便利。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种类丰富。年平均气温14℃,夏避暑,冬赏雪,康养旅游、度假休闲优势明显。试验区有双卢通车道贯穿全境,总长约10.14公里,总规划面积约3.18平方公里。现有集体林地150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50余亩可提供。
新建民宿集群,游步道、水景观、露营基地、观景平台等,打造徒步公园、特色研学基地,开发特色康养饮食、水果,中药材及其制品等。
5、漩口镇国道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
从都江堰到汶川的国道213线上尚无服务区。随着国道车流量的不断增加,需要建设服务区,拟建项目距离汶川本项目70km,距离都江堰20km。目前可提供建设用地22亩。
建设综合服务区包含检测站(I类)、综合办公大楼、停车休息区,为兼顾周边群众生活服务,可设置小型便利店、餐厅、地方从都江堰到汶川的国道213线上尚务服务区。随着国道车流量的不断增加,需要建设服务区,拟建项目距离汶川本项目70km,距离都江堰20km。目前可提供建设用地22亩。文化特色产品展示等服务设施。
6、都四轨道卧龙站前广场建设项目
“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轨道是国内首条山地齿轨交通项目,全长123公里,把川西北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成都平原连成一体。围绕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建设交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项目,能够开创旅游市场新式,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加快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
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农产品展销大厅、特色产品及餐饮销售区、配套用房等设施设备。
7、汶川生态赛马场项目
该项目选址位于汶川县水磨镇白果坪村,项目区域临近水磨至三江乡道旁,交通便利,属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水磨镇、三江镇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业发展迅速,该区域急需增加新的旅游业态。
新建赛道、看台、马厩与隔离区、兽医与医疗室等基本设施,新建控制台指挥中心等运营设施,建设媒体中心、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以及建设消防等安全与应急设施,打造精品生态小型赛马场。
8、水磨古镇·拾云营地旅游假区项目
拾云营地自然教育基地位于成都进入阿坝境内旅游的重要节点水磨古镇,占地500亩,山顶能俯整个古镇;水磨镇靠近成都都江堰市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负氧离子充足,营地目前已有彩虹滑道、卡丁车、射箭、游泳池等娱乐设施。
以自然研学、康养休养、禅修调养、名人团建、周末度假为功能定位,建设户外拓展、森林研学、自助营地、帐篷酒店、山顶民宿等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