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地形以西部山区为主要地貌,两条主要河流澽水和盘水河谷,则是西部山区主要交通要道。澽水出山口的土门口狮象两山对峙,是韩城主要景观,又近古城,人所共知。但盘水出山口则鲜有人提及,所以代表其出口的枝子庙只有附近人才偶尔提及。
枝子庙最近的辉煌在于当年盘河水库的修建。由于盘河水库南干渠需要架设跨盘河供水渠,选址就在盘河出山口杨村寨附近的枝子庙,所以此项当时的巨大工程被人们习惯性称为枝子庙桥。而枝子庙因此名声大噪。

盘河水库南干渠枝子庙渡槽
说是枝子庙桥,其实就是盘河水库南干渠一座渡槽。当年西庄镇的许多村庄被分配了任务,为了帮助完成家中的石子任务,我第一次知道了枝子庙,到附近捡拾炸石留下的碎石,比在家砸石子完成任务方便的多。
后来南干渠通水了,南干渠又成了暑假戏水的场所。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南干渠枝木庙。十余求学后再次返回家乡,南干渠好像已废弃了,盘河水库功能转变,减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水源,农业灌溉的功能已经弱化了。

再次想起枝子庙,是因为无意中读到《伏峰川道里记》。“治北二十余里,西庄镇西北,有川曰伏峰川。川口路途窄小,崎岖不易行。北为牛鼻山,南为枝子庙。”这条伏峰川也是韩城一条古道呀。
韩城历史上无数次危机都来自于澽水河谷的薛峰川,所以神道岭柳沟多次出现在韩城驻军和战争的记载之中。而盘河伏峰川更多的是韩城与陕北商业往来的记载之中。

盘河河谷
韩城古人的想象力还是有一定规律。澽水出山处的象山,取象于大象鼻子入澽水饮水,而盘河出山口北边的牛鼻山,也取象于牛鼻子入盘河饮水,不同之处在于象鼻子更长一些。

牛鼻山
盘河河谷曾设有盘龙乡,现在已撤并入西庄镇。当时伏峰川是进入盘龙乡的必经之地,而枝子庙也是一个地标,由此开始进山了。当我驱车来到枝子庙,才知道此路不通,公路上设置的障碍,让我的伏峰川之旅只好止步。去吴王寨拜董翳,去晋公庙寻找与薛峰晋公山联系,只好另找时间了。
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山水之乐全凭一时之兴,今日出师不利,但又有不甘,将伏峰川道里记文录于后,以激励自己去完成。“入川四里许,居民数家,曰赵家河。又行二里许,曰龙湾村,东有煤窑。又行三里,曰坪头村。隔川相对,曰凤凰山,上有祖师殿。沿川而上约二里,曰澜东村。村西斜对晋公庙,上曰下庄村。村上有吴王砦,系秦时董翳所居村。下有水田百六十余亩,亦秦时所修。又行二里许,曰上庄村。村东有吴王墓,村西有严福寺。村下水田数十亩,系民国二年开修。盘道川与小场川汇合于此。由村南上二里许,曰汉岭村。北上七八里,曰道口梁。西北上,曰韩家山。山北为保泉川,南为小场川。西南上,曰砦子坪,上为盘道川,翻底桥在焉。伏峰川共长十余里,大小七八村。每村三四十家不等,土地狭隘,人情俭朴,果实以柿子为大宗。”

这篇游记是无意中在网上发现,没有记住提供者姓名,这是我的一种恶习,凡事太随心而不严谨,想表达一下感谢也这样了草,但愿有机会再游伏峰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