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阶滚烫,仿若烙铁;空气炽热,似要燃点。连高达71米的乐山大佛都罕见地闭门谢客了。这尊看过千年风雨的巨大石佛,竟然在热浪面前先闭上了眼睛。“佛脚”游览线路于每日最热的14:00 - 18:00被迫开启“午休”模式。连佛都要躲一躲,我们这些血肉做成的人,为什么还要在高温天里硬撑呢?
景区门口不复往日的热闹景象。游客们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压得很低,墨镜挡住眼睛,只露出流汗的脸。防晒衣贴在汗湿的背上,像穿了件重衣服。汗水从脸上流下来,滴在发烫的石板上,“滋啦”一声就没了,变成一股热气。一位妈妈走得很吃力,旁边的小男孩没精神地拉着她的手,小声抱怨:“妈妈,我的脚像踩在烤红薯上……” 旁边一个小伙子用手机自拍,开玩笑说:“朋友们,今天我和大佛一起‘佛系’了——连佛祖都受不了啦!” 这话听起来轻松,其实藏着被高温折磨的无奈。
景区管理比游客更早做出决定。乐山大佛“休假”不是随便定的。地面温度超过了60℃! 测温仪上的红色数字不断升高,工作人员表情严肃。文物保护专家说,高温暴晒下,砂岩里的水分会很快蒸发,里面的盐分结晶出来。这就像在石头里面放了很多小炸弹。 石头反复胀缩,大佛表面就可能裂开,而且修不好。所以,景区马上关闭了,就像给一位受不了的老人拉上了窗帘。
这“午休”背后,是科技和人在努力保护大佛。往年人挤人的主要栈道,现在空空的,只有热浪。能看到三江汇流的凌云栈道入口,搭起了凉棚。棚子下面有喷雾系统,给值班的工作人员一点凉快。更细致的保护也在进行:监测员认真看着安装在大佛各处的温度计数据。 巨大的遮阳网被小心地盖在佛身上,像给巨人披了件凉快的纱衣。 一位老专家看着仪器对徒弟说:“你看,这网一盖上,佛脚那里的温度马上降了些。” 遮阳网上有细管子慢慢滴水,水碰到滚烫的佛身,变成一丝丝白气,像小和尚在轻轻为佛擦去热气。
网友们的反应很快:“哇,大佛都躺平了,老板你看懂意思了吗?” 这条很多人点赞的评论,说出了不少在高温下工作的人的心酸。也有人想起过去:“小时候没空调,一把扇子过夏天。现在没空调好像活不了,我们是不是怕热了?” 还有人感叹:“连佛都知道该躲就躲,我们普通人硬撑什么?高温也是灾害,怕热很正常,该休息就休息!” 这些话,让大家开始想现在的生活方式。
连坐了一千年的乐山大佛,都在极端高温前选择“午休”。这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活了很多年才明白的智慧。热浪让城市都变形了,这块石头在无声地提醒我们:真正的坚强,不是不管天气有多热都要硬扛,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