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是广西下辖县级市,由梧州市代管。位于广西东南部,两广交界处,东毗广东罗定市,南邻广东信宜市,西接容县,北连藤县、苍梧县。岑溪是两广交流和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的结合点之一。岑溪市凭借牛娘戏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岑溪市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优势,是一座未被外界开发污染的城市,拥有4A级国家山地公园——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石庙、白霜涧漂流等景点。#广西#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平百越,于岭南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市境处于南海、桂林两郡之间,据唐杜佑《通典》记述,今市境属南海郡。一说属桂林郡,见《辞海》。
汉初南海尉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今市境属之。东晋时于今市境西北部,析苍梧郡猛陵县地置永平郡安沂县,郡治在安沂。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为永业县。唐武德五年(622年)以永业县地置南义州,分置安义(今市东部)、龙城(今市南部)、义城(今市西部)三县,州治设在龙城县,同时析原泷州的正义县置连城县(今市南部),划归南义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南义州,以所属县隶南建州。贞观二年(628年)复置义州,仍以原属县归属;贞观五年(631年)又废义州,其所属县仍归南建州,次年复置义州,故岑溪有古义州之称;贞观八年(634年)南建州改为药州,安义县属之;至德二年(757年),改安义县为永业县,龙城县为岑溪县,以其山多小而高,溪多水长流的地理环境特点而命名,是为岑溪县名之始。
五代十国时义州属南汉国。
宋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义州废入窦州(治所在今信宜市境)。开宝六年(973年),复置南义州,连城、永业二县并归岑溪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岑溪隶湖广行中书省;元贞元年(1295年)隶广西两江道宣慰司;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隶广西行中书省。
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藤州为藤县,岑溪属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
清沿明制不变,岑溪属广西省梧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裁梧州府,岑溪隶广西省郁江道,次年改郁江道为苍梧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岑溪县直属广西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广西省第三行政监督区(梧州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三行政监察区(梧州专区),定为三等乙级县。
新中国成立,岑溪于1949年11月28日解放后,隶属于广西省梧州专区。1951年,梧州专区与郁林专区合并,称容县专区,岑溪隶属之。1951年及1953年,原藤县的糯垌、三堡两区,先后划归岑溪。1958年夏置梧州专区(1971年改为梧州地区),岑溪又改属之。1995年12月撤销岑溪县,设立岑溪市,仍隶属梧州地区。
行政区划
民国初年,推行自治,改乡为区,全县划分为9个区,原上化乡为第一区,下化乡为第二区,西乡和南乡为第三区,连城乡上里为第四区,连城乡中、下里为第五区,归义乡为第六区,永业乡西部(即今大湴一带)为第七区,永业乡东部(即今筋竹一带)为八区,永业乡北部(即诚谏一带)为第九区。圩市有七:樟木圩、南渡圩、水汶圩、新圩、大湴圩、筋竹圩、马路圩。
《广西各县概况》记载,民国22年(1933)岑溪有4个区38个乡365个村街。
上义区(原第一、第六两区)辖:环城常宁木螂旧县秋罗 谢孟龙潭太平义东等9个乡87个村街。
南义区(原第二、三区)辖:南渡盘古高丰 义新 古昙 新林义罗 安康等8个乡83个村街。
连城区(原第四、五区)辖:水汶龙化桥石六村车滩南垌大垌华隆北科梨木等10个乡88个村街。
永业区(原第七、八、九区)辖:筋竹中围木式新村望阊河木古味大湴天堂诚谏白板等11个乡107个村街。
民国31年,按中央编制岑溪属三等县,不设区,将38个乡合并为17个乡:上化下化南义容新盘古归义上归义下南大新北大新白板陀村筋竹水汶六桥车滩大隆北梨。
1950年5月,全县划分为4个区17个乡:
上化乡(直属乡)
一区(南渡区)辖:下化容新南义盘古等4个乡
二区(水汶区)辖:水汶六桥车滩大隆等4个乡
三区(新圩区)辖:归义上归义下北梨南大新等4个乡四区(筋竹区)辖:筋竹北大新白板陀村等4个乡
1951年4月藤县属第四区(即糯垌区)划归岑溪,全县改划为8个区163个乡镇;一区(城厢区)辖22个乡镇:樟木(镇)龙井探花乌峡古塘思英上奇垌尾山心思孟木增大锦寮田马路金康善村丰平石坡北村水平中林六荔
二区(南渡区)辖25.个乡:南渡六梭古太新丰义新 杨冲中和盘古平石高创石壁夹宝岑塘高垌六丰叉勒君丰古太君垌六四昙容新城大和人和永固
三区(水汶区)辖16个乡:水汶翰田兆阳南禄大卫旺田良乃王强耀华曾子尚仁尚智 三村竹兰严垌太平
四区(大隆区)辖16个乡:西宁大峡福隆那蓬三益高围里汉石旺旺坡大东合和六阁河口南和白碟湴河
五区(古味区)辖19个乡:古味同福胜垌大湴思回长浩古万奕清梨木河木桂花社护白护南石双元泗祥济良大云榕树
六区(筋竹区)辖24个乡:筋竹中围旧县 云龙 黄陵望闾 县罗双松那社志明诚谏陀村美和大良乾厢河三治安双担石芹横山孔任大石思和黄茅
七区(新圩区)辖20个乡:大平谢村大寨蕴金荔枝思塘金鸡保太石坡秋风义和双贵永和垌头天堂白丈黎垌沙田杨龙赤黎
八区(糯垌区)辖21个乡:糯垌古淡黄塘太平新塘昙海地麻棠坡绿云海杰大地富宁清水同心成美叶伦古河龙樟大冲治垌白板
1953年3月下旬,藤县的五区(即三堡区)划归岑溪,4月起全县改划为9个区141个乡。
1953年3月下旬,藤县的五区(即三堡区)划归岑溪,4月起全县改划为9个区141个乡。
一区(城厢区)辖16个乡镇:樟木(镇)探花龙井思英乌峡古塘寮田大锦山心垌尾马路善村石坡中林伏鹿水平
二区(南渡区)辖19个乡:南渡六梭中和古太盘古平石夹宝,高垌六丰叉勒昙容大和人和永固六荔君丰六四吉太君垌
三区(水汶区)辖12个乡:水汶石塘翰田大卫南禄耀华曾子王强旺田尚智严垌太平
四区(大隆区)辖.10个乡:西宁那蓬福隆三益高围里汉石旺河口六阁白碟五区(古味区)辖15个乡:古味同福大湴长浩思回古万、梨木河木大云榕树河垌社护白护双元泗祥
六区(筋竹区)辖18个乡:筋竹中围昙罗,横山双担云龙志明那社双松石芹诚谏美和 大良河三一治安思和陀村孔任
七区(新圩区)辖15个乡:大平谢村金鸡保太 石坡 义和垌头 永和 天堂黎垌沙田阳龙大寨蕴金荔枝
八区(糯垌区)辖15个乡:糯垌新塘昙海绿棠古河龙樟海杰大地黄塘太平富宁成美.白板治垌大冲
九区(三堡区)辖21个乡:三堡美术沙村富河三合平坡车河安山新安平山蒙奇六田荔河波塘合水南垌双门古冻蛟塘都目大公
1958年1月,为了适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形势,全县撤区并为33个乡,下辖41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社”),其中樟木乡辖16个社、垌尾乡辖6个社、马路乡辖19个社、南渡乡辖22个社、县容乡辖20个社、盘古乡辖17个社、君丰乡辖4个社、水汶乡辖23个社、尚智乡辖15个社、西宁乡辖9个社、车滩乡辖7个社、高益乡辖9个社、大湴乡辖10个社、古味乡辖11个社、梨木乡辖13个社、河木乡辖9个社、筋竹乡辖14个社、罗敏乡辖11个社、美和乡辖7个社、思和乡辖12个社、诚谏乡辖12个社、新圩乡辖15个社、石坡乡辖11个社、沙田乡辖9个社、糯垌乡辖19个社、新塘乡辖17个社、太平乡辖13个社、白板乡辖12个社、三堡乡辖11个社、沙村乡辖12个社、平山乡辖9个社、波塘乡辖16个社、古冻乡辖6个社。
1958年9月设置12个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东风公社(今岑城镇、樟木镇)
红风公社(今马路镇)
东方红公社(今南渡镇、县容镇、吉太乡)
大跃进公社(今水汶镇)
红旗公社(今大隆镇、梨木镇)
卫星公社(今大业镇)幸福之路公社(今筋竹镇)
红十月公社(今诚谏镇)
飞跃公社(今归义镇)
太阳公社(今糯垌镇、安平镇)
上游公社(今三堡镇)
英雄公社(今波塘镇)
1959年7月各公社改以其驻地命名
东风公社改为樟木公社
红风公社改为马路公社
东方红公社改为南渡公社
大跃进公社改为水汶公社
红旗公社改为高益公社
卫星公社改为大湴公社
幸福之路公社改为筋竹公社
红十月公社改为诚谏公社
飞跃公社改为新圩公社
太阳公社改为糯垌公社
1961年5月改设6个区34个公社
新圩区辖5个公社:新圩石坡沙田樟木木螂
南渡区辖5个公社:马路南渡昙容盘古吉太
水汶区辖6个公社:水汶尚智车滩西宁高益梨木
大湴区辖8个公社:大湴古味河木筋竹罗敏乾厢孔任诚谏
糯垌区辖4个公社:糯垌新塘太平白板
三堡区辖5个公社:三堡平山沙村波塘合水
县直属1个公社:城厢公社
1962年10月改划为12个区209个公社
樟木区辖23个公社
南渡区辖30个公社
梨木区辖24个公社
筋竹区辖12个公社
新圩区辖16个公社
三堡区辖16个公社
水汶区辖17个公社
大隆区辖9个公社
大湴区辖13个公社
诚谏区辖15个公社
糯垌区辖23个公社
波塘区辖11个公社
1965年10月从樟木区划出岑城镇为直属镇,辖城厢街、樟木街。其余各区不变。1968年,原区、镇改为公社,公社改为大队,区划不变。
1969年调整公社区划,全县划分为16个公社:岑城公社、樟木公社、马路公社(由原樟木公社划出)、南渡公社、吉太公社(由原南渡公社划出)、水汶公社、大隆公社、梨木公社、大湴公社、筋竹公社、诚谏公社、新圩公社、糯垌公社、太平公社(由原糯垌公社划出)、三堡公社、波塘公社。
1981年岑城公社改为岑城镇。
1982年太平公社改为安平公社,新圩公社改为归义公社。
1984年10月,改公社为乡镇,改大队为村(居)民委员会,全县划分为13个乡4个镇,辖277个村(居)民委员会。
1987年,改村(居)民委员会为村(街)公所,在村公所下按居民住的自然区域建立群众自治基层组织村委会或居委会659个。
1989年8月筋竹、三堡、诚谏、马路、波塘、水汶等6个乡改为镇。
1994年8月17日,樟木、大湴、梨木、大隆、昙容、安平等六个乡改为镇。同时大湴镇改名大业镇,大湴村改为大业街,昙容村改为昙容街,西宁村改为西宁街,梨木村改为梨木街,太平村改为太平街。
1995年11月改村街公所为村街民委员会,原村(街)属的村(居)民民委员会撤销,乡镇村街区划不变。
2005年7月24日,岑溪市撤并乡镇3个(撤销樟木镇,整建置并入岑城镇,岑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昙容镇,整建置并入马路镇,马路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吉太乡,整建置并入南渡镇,南渡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全市由原来的16个镇和1个乡调整为14个镇。
2012年,岑溪市行政区划为辖14个镇(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筋竹镇、诚谏镇、归义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282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25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个。
2013年全市辖岑城、马路、南渡、水汶、大隆、梨木、归义、大业、筋竹、城谏、糯垌、安平、三堡、波塘等14个镇,282个行政村(社区)。
2016年岑溪市行政区划为辖14个镇(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筋竹镇、诚谏镇、归义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和波塘镇),282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25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个。
2020年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岑溪市辖岑城、糯垌、诚谏、归义、筋竹、大业、梨木、大隆、南渡、马路、三堡、波塘、安平、水汶共14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岑溪市常住人口为724364人。
2023年岑溪市辖岑城镇、糯垌镇、诚谏镇、归义镇、筋竹镇、大业镇、梨木镇、大隆镇、水汶镇、南渡镇、马路镇、三堡镇、波塘镇、安平镇14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岑城镇。有村(居)民委员会290 个,其中村民委员会25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4个。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