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白洋淀(图源网络侵删)
据资料知:水深超过10米的,叫湖;低于3米的,叫沼泽;低于3-10米的,叫淀。但是,资料上没有解释:低于10米以下直至无穷深的,叫啥。
从白洋淀旅游回来的游客会告诉你,那叫“坑”!
白洋淀里有多少个坑?名义上,是143个。错!其实是144个坑。因为还有一个最大的“坑”没算进来,叫“坑人坑”。而且是专门坑外地人。千万别挨“坑”去。
这些“坑”大大小小,星罗棋布,分布各处,坑连坑,坑接坑,“坑”不见底,“坑”人没商量。
对于7月12日,在河北保定白洋淀景区杨孟庄码头,多名游客因未乘坐景区船只,车辆轮胎遭人恶意扎破,大凡去过白洋淀旅游回来的人,都会有与之相同的体验:白洋淀不再是令人神往的白洋淀了,准确的叫法应该叫“白洋坑”,叫讨厌的“大白洋坑”,“黑洋坑”。夸景区好的,没几个;吐槽被“坑”的,得以排队十里计。
小时候,我读孙梨的《白洋淀记事》,英雄感人,爱不释手。看电影《雁翎队》,那可真叫一个神出鬼没,英勇威武!所以,梦藏心底里实在太久了,就是真想出去白洋淀玩玩儿去。可那时候,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家里穷得很,没有经济实力。现在有钱了,能去了,可又怕被人扎汽车轱辘,最后终于决定:不去!别去碰钉子,扎人心。还是别去为好。
对了,你去了,扎你胎;你不去,看他还扎谁的去!唉,这真是: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去河北;白洋淀,坑人狠,谁去谁后悔!



不过有一点需要问一问,不去白洋淀就只就因为怕扎车轱辘?当然只是一个方面,还因为其它的坑也太多,令人防不胜防;人心坏,人心不古。故才不敢去,免得陷进坑里活受罪!
除了地理环境因素,白洋淀名副其实叫“白洋坑”之外,还有两个叫“白洋坑”的原因就是——
“食”品方面:贵。
一个小馒头:2元五角一个,安国市的一个馒头顶它四个,而且这一个才五角一个,你们说坑爷爷吗!向洋淀是坑套坑,水很深,心很黑。再比如,有一年,一位乡亲去了一趟白洋淀,想买点当地有名的咸鸭蛋,回来给没去过的亲戚朋友分享分享美味。
你猜怎么着,结果,让当地的“土匪”(时下对坑外地人的当地骗子的恶称)给骗了。回到家里,打一看,呀,一丁点儿油都没有!这哪是什么咸鸭蛋啊!分明是蒙人坑人的“假鸭蛋”!气得这位乡亲把买回的鸭蛋全扔进了垃圾桶。太丢人了,事儿小;吃坏了人,事儿大!
人心方面:坏。
有一位老同学说,40年之前,他只是个学生,第一次到那去游玩,结果被设计了连环敲诈。结果身无分文,走不了了,兜里所有的钱都给了船东,才罢了。后来,都不敢向别人讲,更是后怕,不敢想。

网友评论

评论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件闹心事儿。杜姓老乡被白洋淀水匪在水中被威胁敲诈,每每回想,他谈虎色变,仍然心有余悸,仿佛梦魇至今仍盘踞在脑海中一般。
你说,白洋坑多不多?当然是太多了!大坑套老坑,老坑套小坑,坑中还有水,水里还有钉!
你说,白洋淀大不大?当然太大了!大到无论是谁去了,都得雁过被拔毛、兽走遭留皮、别想回来了的地步!
过去,是抗日战争的岁月,雁翎队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所以,留下了千秋美名,叫做“白洋淀”。
现在,是扎人轮胎的年代,坏心人一心使坏,坑骗外地同胞,所以,留下了恶名,却是“白洋坑”!
流金牌白洋淀与现代版“白洋坑”,对比如此清澈鲜明,令人惊诧到了感情上难以接受的程度!白洋淀再现“扎胎报复”丑闻,把十年该地的整改努力瞬间归零!这真的是:一粒沙砾入清泉,搅动一池春水浑!
快醒醒吧,“白洋坑”!
“白洋淀”,归去来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