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眼里,天下有两大壮丽的景色。一是“白日依山尽”,再是“黄河入海流。”
今天我们走进黄河入海的东营市。

东营,位于黄河三角洲,是山东北部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地级市。历史上的黄河曾数多次改道,最终选择在此地汇入大海。
东营的北部及东部是广袤的渤海,南部则紧邻淄博、潍坊两座历史古城,西面与滨州市相接,常住人口220余万,区域面积约为8243平方千米。
“东营”名字源于东营村。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在此地安营扎寨,营地东边的村子叫东营村,西边的叫西营村。

千百年来,东营村一直是个默默无闻小村庄,直到1961年4月在此发现了大油田并引起了轰动,随后一座崭新的石油新城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1982年8月,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组建地级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召开,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
东营目前辖三区两县,在2016年垦利撤县设区之前,东营市下辖垦利、利津和广饶三个县,尽管东营是座年轻的城市,这三个县的历史却相当悠久。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地形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地势平坦,没有自然形成的山脉。
东营的最高点位于广饶西南角,靠近淄博,海拔约28米。
东营市做为黄河入海口所在地,河海交汇,独特的湿地生态每年吸引数百万只候鸟迁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此留足,据统计,东营每年新增土地约3万亩,是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地方。
微山秋水于2025年4月19日成文。
特别声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