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的东南角,有一条曾经被居民称为“龙须沟”的泄洪沟,最近成为当地人赏花的网红打卡点。两岸海棠花辉映,四季美景韵无穷,相比过去的脏乱差,如今“龙须沟”拥有了新的名字——望京海棠花溪。
过去,因长年累月排放污水,河里的淤泥堆得高,水藻疯长,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我们都说:“‘龙须沟’的臭气逆风传十里。”
2018年,我来到望京街道工作,成为一名乡级河长。我跟着街道联合朝阳区多个部门一起巡河“会诊”,寻找到河流病灶。我们疏通堵塞的河道,引入再生水,把30多个排污口一个个封堵好。治污、清泥、造景,这三个词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几年,我们起早贪黑,盯着工程进度,生怕忽略了哪个环节。最难忘的是沿河栽种绿植,我们与工人共同栽种海棠树、柳树,一锹一锹地挖坑,一棵一棵地栽苗,一遍一遍地浇水,手上磨出了茧子,衣裤上沾满了泥,但看着两岸逐渐有了绿意,心里就觉得都值了。
如今,“龙须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岸垂柳依依,海棠花开的时候,粉嘟嘟的像云霞落在了河边。我们修建了人行步道,铺了石板路,周边种满了花草。傍晚时分,夕阳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美极了。居民们都愿意来这儿散步、聊天、锻炼,还有学生在这儿写生。
水质好了,海棠花溪里的鱼虾多了,鸳鸯、绿头鸭都来安家了,喜鹊、白头鹎等鸟儿也成了常客。看着它们在河里嬉戏,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每年海棠花开的时候,游客慕名而来,花瓣落在水里,随着水波流动,树影、人影倒映在河里,那画面太美了。
从2023年开始,望京海棠花溪火起来了,成了朝阳区的一张“金名片”。看到发展机会,望京街道在2024年开始发展临水经济带,把网红“流量”变成了经济“增量”。
现在,老百姓都称海棠花溪为“家门口的幸福河”。作为一名河长,我看着它一点点变好,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心里满是骄傲、感动、幸福。
审核:吴镝
摄影:闫培文
撰稿:闫培文
海报文案:邱月明
美术设计:尼冰琳
检查校对:李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