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电梯爬山20分钟登顶,在水深不足1米处躺着漂流,连蹦极也是绳索缓缓下滑……最近“窝囊旅游”悄然兴起,其中最火的就是“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
“窝囊”这个曾经的贬义词,如今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标签。
有人是想有多点体验感受,但又不想那么辛苦。比如一些景区的“无痛爬山”自动扶梯,让登山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吸引了不少人买票。
还有人就是不大喜欢过于刺激的项目,体验完“窝囊漂流”的杭州女孩谢莹说自己“放松精神躺在水上,头上绿树成荫,下面溪水冰冰凉凉,有种放空一切的感觉。”
浙江某景区“窝囊版漂流”,穿救生衣浮在水面,不划桨也不翻船。图据钱江晚报
还有人只是想出片。一位刚体验完减速版蹦极的游客就告诉同伴,“视频加速一下就能发朋友圈了。”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窝囊旅游”提供给大家一个释放的契机,也在宣示一种情绪价值:哪怕是最刺激的旅行也可以是自主掌握的、舒适的,旅行应该回归最原始的放松身心。或许这其中还有一种“自嘲式”的快乐,也恰恰体现了旅游本来就是多样的、多元化的。
对于“窝囊旅游”,不少网友表示赞同。
也有网友表示,不一样的旅游方式,有不一样的快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