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运城
李耀岗
近几日,运城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密集转发了著名导演王潮歌春节后在运城游历的相关视频。
直接在运城拍摄的有两段,离运后生发感慨,推介运城、夸赞运城人的一段。总共三段视频,就发在王潮歌个人视频号上。
著名导演自带流量的号召力毋庸置疑,更何况王导还是个颇显性情的女导演。让笔者遗憾或者惭愧的是,作为在外地工作的运城人,王潮歌视频拍摄到的绛州大堂和东湖市场两处地方自己竟然都没去过。没去并不是不想去,似乎自己每次回运城,总是觉得还有机会不着急,而且所有运城人都知道运城值得去看的地方太多,总有当下顾及不到或暂时还去不了的,慢慢来吧,来日方长。
最近发现,几乎所有去过运城的外地人,对运城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好感,用“惊艳”来作结论决不为过。
因为我们运城,好玩,好看,好吃,好客,当然也就好去。
好玩
好玩,古老的、现代的、自然的、人文的,这儿不仅都有而且很多,稍微一挖就挖到了根儿上。
现在,运城城市宣传的导语中就有“这儿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当地地名中不是尧就是禹就是舜,县域名称溯源像夏县得自夏朝、闻喜来自汉武帝敕封,怎么看都是数千年的历史,至于村名更是不敢考证其历史长久,比如盐湖区一村名叫了蚩尤的,谁知道究竟存在了多少年,年前给一运城朋友写的文章中就加了一条,这儿不只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也是最早叫村的地方。
外地游客要拜谒祖宗,运城这地方大概是许多汉姓的起始地,不论常见的魏姓傅姓解姓还是少见的复姓如令狐、南宫、相里、上官等等,根儿大都可以寻到这儿。
山西是文物大省,5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城国保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自然也是山西国保单位最多的城市。
运城古称河东,遍及河东的大小乡镇自然村哪个村若是没点儿不可移动文物或古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祖上曾经阔过。成片的规模宏大文保单位或古建有之,单处全国罕有寺庙观宫有之,文明遗址、古代墓葬、四大名楼、绝世木楼、镇馆之宝、晋商大院等等亦有之,至于自然风光,此地依河傍汾、山河叠翠更是有的玩有的去,有的恐怕还是别处没有只有这儿才有的,如盐湖。
好看
好玩的地方自然好看,只是运城的好看,内容丰富、姿态万千,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相信王潮歌去东湖市场大概并不为购物而是养眼去了,她应该是真的喜欢地方小吃,这从她的视频号里便可得知。她去东湖市场更是为了一饱眼福,去感受运城市井的烟火气,去接受运城人精制碳水化合物食品的狂轰滥炸,光看也能叫人看美了。民间小吃可看的,如花馍,如各种饼,如各式糕点,如各种各样的汤汤水水,都极有看头。
那些精美古老的建筑也耐看,那些飘飞着神仙的壁画更耐看,那些在蒲剧舞台上展示唱腔水袖跷功帽翅功的身段真真好看耐看……
还有呢!运城人耐看,运城博物馆耐看,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耐看,运城的关公文化农耕文明工业发展也耐看。来运城,研学也好,旅游也好,运城都值得一看,看了也必有大收获。再说个笑话,你要是经同蒲线进运城,火车都会不断地提醒你:“逛吃、逛吃、逛听吃……”犹记当年,作家李存葆去了一趟运城永济的普救寺,回来写了一篇三万字的《飘逝的绝唱》,一时洛阳纸贵。这个春节档由金庸作品改编的电影《射雕之侠之大者》上映,迷恋武侠的年轻人到风陵渡黄河之滨寻觅大侠风采时,一定会知道那儿冬天的大天鹅也好看呢!
好吃
好吃,在运城绝对是不容回避的话题。不只是面食不只是碳水,不只是肉食不只是美馔,运城人的面食和碳水是集合了豫陕晋三省之精华的存在。
这个鸡鸣三省的黄河金三角不仅民风相通婚配相融,饮食文化也不断交流融合,交通便利、食材丰富、历史弥久的运城更是把这杆饮食大旗挥舞得猎猎作响。
先是把相同相通的做出了自家味道,如羊肉泡馍。在运城一定要分得清也拎得清什么是运城羊肉泡馍,什么是西安羊肉泡馍。
甑糕也是,西安的甑糕蒸法与运城不同,运城的甑糕是多次蒸制而定型,味道更贴近运城人的胃口,运城人甚至干脆借着发音把自己的甑糕叫成了“晋”糕。
还有臊子面,你如果吃过一碗新绛地道的臊子面,那味道与岐山臊子面相比又多出了不同的滋味,好就好在那口汤上,当地人还得一再提醒你别着急喝汤啊喝汤就吃不下面了。
再是把独有的做成了品牌,如羊肉胡卜、运城水饺、解州扯面、万荣蒸菜、芮城芝麻糖、永济牛肉饺子……稷山麻花作为春节非遗的代表性食物广受域外人士好评。
至于外地人在运城想吃过瘾了须时日慢慢品味运城菜运城饭,一定不要着急,传统的风味美食如风葫芦铜火锅要品,新“食”力派的运城大盘鸡凉粉炒馍炒甑糕之类的也要品,完全可以做到“天天有稀茬,顿顿不重样”。
好客
王潮歌关于运城视频的最后一条是她的一段感叹,有对运城怠慢的不安,也有此行发现的一些细节。她重点提到了遇到的两拨运城人:一是在墙根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对她报以闪着“金”光的微笑;一是在离开运城时的那顿晚饭,一位主动为她买单的陌生运城人,以个人的方式向她表示了运城人的好客。
生在运城的运城人感觉不到运城人的热情,有的还细分了运城十三县人性格方面的不同特点。但来过运城的外地人都有一种普遍的感受,那就是:运城是一座充满温暖的城市。
温暖来自哪儿?主要还是运城人。运城人有一种历史积淀而来的见过世面的气度,哪怕乡野陋村的人见外来人也不大慌张,指路问事,问啥答啥,热情周到,应对自如。运城人有山西人普遍的节俭习惯,但有钱没钱待客走客人招待人还是舍得的,甚至还有点穷憎穷憎的意思。有了这几点,就不难理解王导视频中提到的两拨运城人,见了陌生人哪怕大人物也不慌张不怯场知道该用微笑、善意回应,是发自内心,也是出自习惯。从运城本地融媒转发的王潮歌视频和评论中,也可以印证运城人的热情和欢迎,很多人都留言请求或建议王导也导一部作品来宣传运城。
好去
最后说说运城的“好去”。
尽管人在外地,离运城数千公里,但我个人从未觉得离运城有多远。这些年,火车高铁飞机自驾各种回运城的模式都尝试过,逐渐可以得出一个个人心得:去运城很方便。
往早一点说,运城算是村村通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铁路运输多年来是连接同蒲陇海两条大动脉的枢纽,大运公路贯通之后运城高速里程年年增长,现在,运城人去西安去河南已完全像在自家门口一样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运城航空,运城盐湖国际机场早已是山西第二大机场,吞吐量仅次于太原武宿机场,国内航班密集且便捷,许多年前我就常常利用周末两天打“飞的”回家。最近一次在运城见老同学,不同交通工具很快就把不同方向的同学汇聚在运城,有的同学上午打电话还在国外,下午就飞回到运城,真是太方便了。
有了这样便利快捷的交通方式加持,去运城的途径越来越多,离运城的感觉也越来越近,或者对任何一个奔波在外的人来说,运城都不是远方,运城毕竟是以“运”得名的城市嘛!
好玩,好看,好吃,好客,好去,也许运城并不止这些,还有更多“好”的元素。
不管你已经知道多少关于运城的故事,关公忠义也是、莺莺爱情也是,司马光砸缸也好、裴姓宰相村也好,铁牛鹳雀唐中都也罢、皇天后土扫地坛也罢……运城好的地方多了,你只需要一张到运城的车票。
何以运城?
这便是运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