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一长假已至尾声,给大家看一组照片,展示的是假期各大景区的人流。
是不是有一种“丧尸围城”的既视感?成千上万的游客乌央乌央,看不到头,也望不见尾,人们纷纷拍照发朋友圈,吐槽自己没见到星辰大海,只看见人山人海,大伙儿你推我搡,稍有不慎就会踩到别人的脚,不知道这样的旅游,究竟是多少乐趣可言。
曾有网友这样描述五一小长假:
出发路上堵半天,花两小时找车位,买票吃饭皆排队,晚上酒店贵三倍,返程高峰接着堵,回去上班连六天。
PS:出来玩,迟早要还的!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连放个假都累成这样?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假期人挤人,却仍选择一窝蜂地出游?明明知道体验很差,却非得硬着头皮活遭罪?
原因很简单,长假出游的,90%以上都是打工人,他们平时请不了假。也只有五一和十一这样的假期,才是他们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出笼”时间。
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那么,这一切有没有可能改变?中国人到底能不能实现“假期自由”呢?
2
早在放假之前,关于调休的问题已经被无数人吐槽。
调来调去,五一实际才休了一天,既然放不起假,何必还要连放呢?
有人道破玄机,长假五天,是为了让你消费,而补上的两天班,是为了让你生产。因为消费耽误了生产,需要以更多的生产来挽回“损失”。
现代社会分配给了我们两个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而正是这双重身份,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个人的生产能力,决定了他的消费水平,而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又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换句话说,你想在今天的社会活得好,只能通过不断的生产与消费,生产越多,消费越多,证明你这人最有出息,两者定义了你的人生质量。
正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言:“如果消费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衡量幸福的标准,甚至是衡量尊严的标准,那么人类欲望的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再多的购买和刺激的感觉,都不能唤回过去“达到标准”带来的满足感。”
平时加班累死累活,长假排队人山人海,平时成为赚钱机器,假期成为花钱机器,就是生产-消费型社会最生动的体现。
现代社会崇尚劳动光荣,在赋予工作伦理价值的同时,也在大肆的鼓励消费,因为一个社会只有不断消费,才能创造新的需求,推动新的生产,实现新的增长,如此循环往复。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个系统的燃料,推动一台巨大的火车头向前行驶。当你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你的消费能力也随之下降,对社会而言,你已经成了“没用”的人。
然而悲催的是,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裕的世界,而物质丰裕的前提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必然结果,是一大批生产者不再被社会需要,等待他们的将是失业。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你辛辛苦苦成为生产者,最后却沦为你为之服务的系统的bug,而你成不了生产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生产者太多了!请问这到底是谁的错?
而一旦你成不了生产者,你的消费能力就会下降,随着消费能力的下降,你就被社会“降级”,成为大家眼里的失败者,彻底怀疑自己的人生。
说到底,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以及伴随而来的游戏规则,造成了我们的痛苦和焦虑。
然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拒绝这两个角色,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切换角色,换句话说,就是我想工作时就工作,想休息时就休息,想消费时就消费。
这就需要你抛弃打工者的定位,换一种活法。
3
打工注定是不自由的,既实现不了财务自由,也实现不了精神自由。
这个道理,99%的打工人都懂,如果你问他们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们一定会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给我机会,我绝不打工。
然而知易行难,无数人把自由挂在嘴边,但是当他们真正面临选择的时候,却往往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甩掉身上的枷锁。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无法割舍由一份固定工作所带来的体面感和安全感。
首先,工作对于他们意味着一种身份认同。直到今天,“你家孩子在哪里工作?”仍被许多长辈亲戚作为判断一个人混得好不好的标准。
事实上,工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所需,更大的意义在于替你在别人心中安放了一个位置。尤其在老一辈看来,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衡量一个人品行和能力的关键,甚至影响到他未来能否顺利成家立业。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进国企上班被家人视为最靠谱的职业选择。如果你告诉对方你想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或者大学刚毕业就想创业,长辈们一定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在他们看来,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选择自己“单干”。
不仅如此,工作还界定了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在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别人往往会通过你在工作上的人脉,来评价你的能力和地位,比如你认识XX领导,和XX老总喝过酒,都会成为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杠杆,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一旦没了工作,你就会失去这份体面,遭到周围人的鄙视,仿佛成了“无家可归”的人,这种“被嫌弃”的痛苦,要远大于相应的经济损失。
我认识一位职场自媒体作者,他曾告诉我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位在500强外企工作的经理,裁员之前月薪三万,他的老婆也拿高薪,两口子日子过得很滋润。
后来企业搬迁到东南亚,这位经理失业了,其实公司给了他不少的赔偿金,哪怕他一年不工作,家里的开销也不会有啥问题。
起初一家人还好,可时间久了丈母娘却开始发牢骚,平时你赚那么多钱,人前人后何等风光?怎么现在工作说没就没了呢?最重要的是,曾经的那份体面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一切节衣缩食,以及亲戚朋友们背后的种种议论。
最后,连他老婆也崩溃了,她受不了如今的失落,毕竟她也是个要强的女人,两口子开始相互埋怨,后来发展为尖锐的矛盾,最终以离婚收场。
由此可见,工作让一个人不自觉地融入到集体认同中,而一旦失去了这种认同,无论你之前多么优秀,都会被当成垃圾,哪怕是你的家人,也不愿意再接纳你。
一个人摆脱不了打工者身份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无法独立承担责任与风险。
打工不仅能带来身份认同,还可以提供安全感,而追求安全感是人的天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渴望回到母体的原始冲动。想象一下你在母亲子宫里的状态,无知无觉,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你无法知晓外边的冷暖,也无需为生存而发愁,因为定期都有食物把你喂饱。
打工也类似于这种状态,尤其是那些在大型组织里待久的人,都会对这种状态产生依恋。在大企业里,很多人只负责一项具体的事务,企业则定期“投喂”一份工资,组织替你过滤了外部市场的复杂性,决策风险也不需要你来承担。
久而久之,你就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上面要求啥,你就做啥,哪怕上面的要求是错的,你也照做不误。
这么做的危险在于:一旦你脱离了组织,你会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尤其在失业的时候,由于你已经对组织产生了依附性,你的一切行为模式都是围绕组织展开的,你没能练就在市场上独立生存的能力,以至于危机来临的时候,你完全无所适从。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鼓励你辞职,我只想提醒大家,选择稳定和体面的代价是什么,它就像笼子那样,在帮你抵御外部风险的同时,也剥夺了你的自由。而你就像笼子里的鸟,不必再遭受风吹雨淋,但也和蓝天从此绝缘。
打工会让你失去很多东西,包括探索自己的潜能,发现未知的机会,并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与消费。
从本质上讲,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打工,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打工,而是因为打工是生存的次优选项。只因为追求最优选项的代价太大,他们才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4
如果大多数人改变不了打工的宿命,究竟有没有破局之道呢?
实际上也不难,但关键得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其中第一条就是: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从小的教育从不鼓励独立思考,我们被要求随大流,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如果你干出了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那么等待你的只有惩罚。
这套教育模式下,很多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就演变为下意识的从众心理。
其实长假旅游就是从众心理的一个体现。
为什么长假非得要出远门呢?很少有人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因为别人去,我也得去,不去就对不起自己,这就是典型的随大流。
还有人反驳,孩子平时读书没空,趁着假期难道不应该带他出去看看吗?
是的,但是假期哪儿不能去?城市郊野公园,或者去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体验一下,难道不也是开眼界吗?
独立思考常常是反直觉,甚至反人性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合理化自己的从众行为,给出各种看似符合情理的解释,但这样一来,你的想法也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永远跳不出芸芸众生的庸常之见。
殊不知独立思考,恰恰是实现自由的前提。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除此以外,你还要明确自己做事的目标。
很多人工作了几十年,却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工作,打工人普遍活得不快乐,原因就在于此。
为什么做事的目标感很重要?因为这能让你避免盲目的付出,同时对自己也能有明确的预期。
还是以长假旅游为例,这个看似简单的决策,有目标感和没目标感的人会完全不一样。
有目标感的人,会想一想这次旅游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能够有哪些收获,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
而没有目标感的人,则是人云亦云,刷刷小红书,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去。
对待自己的工作,他们同样如此,从不思考自己工作的终极目标,所以当工作遭遇变故的时候,他们束手无策,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既然平时没有长远目标,也不会有相应的能力积累。
第三点,你得清楚地知道哪些工作是“没用”的。
一个扎心的事实是,很多人终日忙碌,但做的大部分工作没有太大价值,属于典型的“瞎忙乎”,这比不忙还要可怕。
这大概就是现代社会的悲哀之处,为忙碌而忙碌,为生产而生产,为消费而消费,美国人大卫·格雷伯就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做《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认为,社会上至少40%的工作毫无意义,纯属浪费生命。
如何判断工作的有用没用?能够提升你的能力,有助于你的成长,乃至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就是有用的。
那么哪些工作是没用的呢?服务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有那些极易被取代的工作,都是没用的。
比如华而不实的汇报PPT,替上级背锅或者帮下属擦屁股,以及一些纯粹因为组织臃肿而产生的岗位,领导需要你,仅仅是因为这里多了个位置得有人填。一旦有风吹草动,你的岗位甚至整个部门都会沦为鸡肋。
最后想说的是,即便我们实现不了绝对的自由,也可以实现相对的自由。
我们摆脱不了社会的身份,但可以摆脱这些身份所带来的观念束缚。
具体的做法,就是平时多问问自己:
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一切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能否承受这些代价?
想清楚了这些,你已经是半个自由人。至少不会再整天埋怨工作的苦,也不会在长假来临时,看着眼前的黑压压的人群哀叹:为啥年年这么多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