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
上海首个电影街区“梧桐影巷”
在武安电影街区正式启幕
武康路、安福路、乌鲁木齐中路、淮海中路
四条历史名街交汇
0.4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全是惊喜
小编为大家精选了4条宝藏线路
上次,带领大家跟随路线A追寻红色足迹
今天,一起开启
线路B:沉浸电影历史
在老建筑与胶片的光影叙事里
触摸银幕背后的岁月沉淀
唤醒藏在城市肌理中的电影记忆
感受光影与生活的深度交融
武康大楼
淮海中路1850号
第一站,直奔上海地标性建筑武康大楼。这座原名诺曼底公寓的建筑,是许多电影人心中的“光影故居”。大楼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兴建,出自建筑大师邬达克之手,作为上海首座外廊式公寓,1994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里曾是孙道临、秦怡、赵丹、王人美、吴茵、郑君里、王文娟等电影艺术名流的聚居地,《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众多经典影片的创作灵感,都与这片空间紧密相连,堪称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活化石”。
如今,大楼外廊区域安装了电子屏和互动窗装置,市民游客可观看电影名家的经典老电影片段;大楼内的居民通过自治共治,充分理解并支持电影街区建设与影视作品拍摄,《喜欢你》《上海堡垒》等众多影片纷纷在此取景,让电影与生活在这座历史空间中和谐相融。
上影演员剧团
武康路395号
第二站,来到武康路395号,这是一栋镌刻着中国电影血脉的巴洛克式花园洋房。这栋始建于1926年的建筑,曾见证北平研究院镭学所、药学所与世界社的过往,2018年,阔别武康路15年的上影演员剧团重磅回归,让这里重新成为电影人的精神原乡。小楼里的排练厅是无数经典的“孵化地”,那些深入人心的银幕故事,都曾在此打磨淬炼后搬上大银幕。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今年10月,上影演员剧团的外墙迎来焕新,让这份电影荣光可视化——秦怡、白杨、上官云珠等7位来自上影演员剧团的“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 浮雕正式亮相。
老房子艺术中心
武康路393号甲
第三站,走进武康路393号。这里曾是一栋交织着革命记忆与光影魅力的西式古典主义花园住宅,于1912年始建,后经增扩。这里曾是民主革命家黄兴的寓所,也是孙中山先生多次驻足的地方,见证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过往。如今,建筑的增扩部分被打造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上海衡复电影艺术中心、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这里不仅为访客提供文旅服务,更以电影为纽带,常态化举办各类电影主题活动。
此次微更新,湖南街道对出入口标识进行景观化改造,将立面格栅加入街区历史建筑元素进行艺术化提升,也进一步融入电影文化交流传播功能,丰富了电影主题活动体验,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电影文化新空间,成为武安电影街区里兼具底蕴与趣味的光影打卡点。
周璇旧居
武康路391弄1号
第四站,邂逅武康路391弄1号,这幢始建于1916年的建筑,以主入口向外呈喇叭形的拱券门洞为标志,独特风格自带复古氛围感。这里是“金嗓子”周璇的旧居,这位集歌星与影星身份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曾在此留下生活印记。除了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周璇更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主演《马路天使》《渔光曲》等传世影片,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老建筑的砖瓦间,仿佛还回荡着她的婉转歌声与银幕台词,让这里成为武安电影街区中,承载着早期电影荣光与时代风情的必打卡地。
开普敦公寓
武康路240号
第五站,探访武康路240号开普敦公寓。这幢1940年建成的居所,1949年后一层车库改为沿街商铺,二层以上保留居住功能,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在岁月流转中沉淀着独特韵味。
这里曾是中国电影史上“诗人导演”孙瑜的故居。作为早期电影的拓荒者之一,孙瑜以细腻笔触与人文情怀,创作了《大路》《小玩意》《体育皇后》等经典影片,用镜头记录时代、传递理想。他在此居住期间的生活与创作印记,让这栋建筑成为承载中国早期电影创作脉络的重要载体。
密丹公寓
武康路115号
下面,来到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这是一栋藏着银幕伉俪光影故事的艺术建筑。这幢1931年诞生的宅邸,以独特的六角形地基布局和凸出阳台设计,在不足60度的狭窄地块上实现了功能与美学的完美平衡。1994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22年经保护性修缮,铜制大门、暖色调外立面等历史风貌尽数复原,尽显复古韵味。
这里曾是影坛传奇伉俪孙道临与王文娟的居所。孙道临作为一代电影大师,主演《渡江侦察记》《早春二月》等经典影片,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王文娟则以越剧功底跨界影视,在银幕上留下诸多温婉灵动的角色。二人的艺术生涯与生活轨迹在此交织,让这栋建筑成为承载中国电影黄金时代温情与荣光的特殊地标。
玫瑰别墅
复兴西路44弄7号
谍战剧《沉默的荣耀》中,女主角朱枫的历史原型及其在上海的足迹引发广泛关注。真实历史中,朱枫曾居住在复兴西路44弄7号“玫瑰别墅”,这里也成为她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
玫瑰别墅建于1940年,由七幢造型典雅的住宅式公寓组成。因建造时在弄口地面上砌有“玫瑰”两字,老上海人称之为“玫瑰别墅”。玫瑰别墅由孙科二夫人蓝妮亲自督工建造,七幢房子用七种不同的颜色,十分醒目、别致。孙科、金焰夫妇及周小燕、徐玉兰等艺术家们都曾居住在这里。
永乐汇(film
电影时光书店)
安福路322号
安福路322号是电影迷必冲的光影地标,这栋1928年的西班牙式花园建筑里,记载着上海电影的诸多记忆:1950年起,这里是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驻地,永乐宫影院、联和院线都诞生于此,满是老上海的电影情结。
如今,这里变身“永乐汇”文创园,Film电影时光书店依旧坚守,搭配先锋潮店与青年文化场景,让光影氛围延续至今。来这里打卡,能沉浸式解锁电影与休闲的双重快乐。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安福路288号
接下来打卡《爱情神话》同款影视文艺地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藏着上海话剧近半世纪荣光,其前身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与上海青年话剧团,二者不仅书写了上海话剧的辉煌过往,更与电影艺术结下深厚羁绊,为影视创作输送了不少灵感与养分。
1995年两剧院合并新生后,这里更是影视与话剧艺术交融的沃土:上演百余部古今中外经典剧目,集结两百余名优秀主创,斩获世界、国家及省市级戏剧、电影、电视等百余项大奖。如今这里依旧文艺氛围拉满,既能触摸话剧的厚重底蕴,也能感受光影与舞台碰撞的独特魅力,妥妥的文艺青年必到之地。
漫步“沉浸电影历史”主题线路,不仅能触摸银幕内外的光影印记,更能重温一段段流淌着热爱与坚守的电影往事。探寻电影历史,既回望行业的峥嵘过往与璀璨荣光,更要传承不灭的光影匠心,凝聚起文化赓续、砥砺前行的力量。
梧桐影巷,光影之约
带上您的好奇心和发现美的眼睛
快来电影街区
在光影交错中感受历史温度
在梧桐树下
解锁别样惊喜
文稿:湖南街道
编辑:邱彩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