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齐春菊 淄博报道
鲁山脚下军工精神薪火绵延,时光长河里红色记忆愈发鲜活。11月18日,淄博市沂源县“洞见・时光”文旅综合体开园暨“沂源三线精神传承仪式”举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盛典在此启幕——既向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历史致敬,也为沂源文旅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仪式现场氛围热烈,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传承”与“回忆”。开场舞《错位时空》以极具张力的表演搭建起“时光桥梁”,旋律与舞姿交织间,将在场嘉宾拉回三线建设的激情岁月;随后,原日照市第一机械厂、沂源红旗机械厂老职工代表登台,用朴实的语言分享了当年的奋斗历程,回忆真挚动人;在“沂源三线记忆传承”实物捐赠仪式上,承载着建设者青春与汗水的旧物被郑重移交,与会领导同步为捐赠者、宣讲团成员及突出贡献获得者颁发纪念章与证书,成为沂源三线精神薪火相传的见证。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沂源县“小三线”企业部分老职工代表参与,他们的身影成为现场最动人的风景。在“洞见・时光”参观环节,老人们放慢脚步,仔细端详洞内陈列的旧机床、工作笔记、搪瓷缸等物件,不时与身旁同伴交流,眼中满是追忆与感慨。有的老人伸出手轻轻触摸复刻的兵工厂场景模型,嘴角不自觉上扬;看到熟悉的工具,便向身边的年轻人讲述当年使用时的故事,言语间满是三线建设者的自豪。
“能来参加这次活动,我打心底里高兴!”沂源县“小三线”企业老职工许明贵动情地说,“我26年的青春都奉献在了这里,洞内的每一处场景都让我格外怀念。真心希望军工精神能一代代传下去,军工文化也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越传越广。”简单的话语里,是对青春岁月的珍视,更藏着对三线精神永续传承的深切期盼。
作为全国首个洞穴类沉浸式文旅综合体,“洞见・时光”是沂源国投集团响应“文旅赋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标杆成果。项目依托原976厂军工隧道旧址打造,不仅实现“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运营、当年见效”的“四个当年”目标,更以创新性思路盘活军工遗存,为历史文化遗址的更新利用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淄博样本”。
从规模与内容来看,项目占地80余亩,洞内改造面积达4850平方米,外部无缝衔接鲁山溶洞群、沂源猿人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内部则深度融合“三线记忆”与“科技体验”——既规划五大核心板块,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刻还原三线建设历史场景,又搭配VR沉浸式体验、裸眼5D影像等科技项目,同步汇聚地方美食与文创产品,让游客在“穿越时空”中感受历史;洞外则配套建设怀旧供销社、军事体验区等设施,全方位满足游客休闲、体验、消费的多元需求。
凭借独特的定位与丰富的内容,项目自试运营以来便收获广泛关注,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国庆假期单日客流量更是屡创新高。为回馈游客支持,开园之际,沂源国投集团信诚文旅特别推出88元“时光献礼”四景联游纪念票,持有该票可在2026年全年畅游四大核心景区。此外,依托洞穴恒温特性,沂源还以该项目为核心打造冬季18度恒温旅游新场景,有效填补冬季旅游淡季的市场空白,为区域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洞见・时光”的正式开园,是沂源三线精神传承的新起点,也是当地文旅发展的新契机。下一步,沂源国投集团信诚文旅将以“守护历史、服务游客、带动发展”为己任,通过更新三线史料、开发军工研学课程、联动乡村打造体验线路等措施,将其打造成沂源文旅新名片、红色教育阵地与乡村振兴引擎,让三线精神薪火相传,为沂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旅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