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可以入住钓鱼台国宾馆吗?
关于普通人能否入住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大家可能听过不少说法。
其实,这座充满神秘感的国家馆所并非完全对公众关闭,但想要进去住一晚或者办场宴会,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说起钓鱼台国宾馆,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遥不可及”。
这里是中国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重要场所,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国家级外交活动,很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根据公开资料,宾馆占地42万平方米,相当于60多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里面有湖泊、园林和17栋编号的接待楼。环境优美,安保严密,据说24小时都有武警守卫。
那么,普通人真的能入住吗?
从规定上看,钓鱼台国宾馆的入住资格非常严格。总的来说,
它主要接待三类人:大约70%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25%是跨国企业老板,但要求企业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并且通过中国外交部的审批;剩下的5%留给特殊人物,比如联合国官员、诺贝尔奖得主、奥运冠军等。
从这个比例就能看出来,咱们普通老百姓要想住进去,难度确实不小。
如果真的想尝试申请入住,有三种官方渠道可以走。
第一种是外事渠道,由中国外交部发放入住许可,但这种审批极为严格——2019年全年只发放了37份入住许可。
第二种是商业包场,企业可以申请包场,但需要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费用非常高昂,会议厅的使用费就高达每小时150万元。
第三种是特殊邀约,一些国际知名人士会收到国家级邀请。
至于住宿费用,钓鱼台国宾馆没有公开的价目表,但根据一些公开报道和历史数据,可以大致了解其费用水平。
标准间针对普通外宾是每晚8800元,配备基本安保设施;元首楼(12号楼或18号楼)每晚6.8万元,房间里有防弹浴室和专属逃生通道;总统套房(18号楼芳菲苑)每晚28.8万元,配备专属厨师和专属安保团队。
如果要包下整个钓鱼台国宾馆,每天费用高达880万元,需要提前一年申请并通过审批。
那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婚礼、生日宴会这类私人活动可行吗?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私人婚宴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它主要承担外交接待任务。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成都有一家钓鱼台精品酒店,它是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旗下的产业,这家酒店确实可以承办婚礼。但大家一定要分清,这跟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不是同一个地方。
虽然入住困难,但普通人确实有机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品尝一顿正宗的国宴菜。
这可能是我们接近这座神秘国宾馆最实际的方式了。国宴菜实行的是“位菜”方式,就是每道菜给每个人都上一份,自己吃自己面前的菜。
国宴菜主要以清淡的淮扬菜为主,为了满足外宾的口味,也会适当推出一些新式菜肴。菜式讲究“中正平和”,口味比较温和,适合不同国家的客人。
关于价格,钓鱼台国宾馆贴心地准备了不同价格档次的菜单。
标准的一份国宴菜单价格是1200元,包括开胃餐前菜、六道热菜、点心小吃。除了固定的价格之外,还会额外收取15%的服务费。
如果你想要更高级的体验,还有2500元标准的菜单。以1200元的菜单为例,可能包括“鸡汁双素”等菜肴;而2500元的菜单在菜品上会更加丰富,比如会有“羊肚菌鲜芦笋”这类采用更珍贵食材的菜肴。
预约国宴菜的程序相对来说简单很多。
有两种渠道可以预约:
一种是直接在官网上联系;
还有一种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帮你预约,当然这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预约的排队时间看情况,如果运气好,可能很快就能预约上;如果运气不好,排上个把月也是有可能的。预约成功之后,就可以按照预约的时间去品尝了。
去钓鱼台国宾馆吃饭,不仅是为了品尝美食,更是一种特殊的体验。
那里的餐具十分精致,筷子上刻着“钓鱼台”三个字;菜单的封面是明黄色的,使用繁体字,颇有古典韵味。宾馆里的服务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女孩子身高要求在1.65米到1.75米之间,五官端正,文化和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在这样的环境里用餐,确实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氛围。
所以,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钓鱼台国宾馆确实不像普通酒店那样可以随意入住。
但如果真的向往那里的体验,从品尝国宴菜开始,倒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花1200元钱去吃一顿国宴菜,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毕竟,能在这个见证了中国无数重大外交时刻的地方用餐,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回忆。
总而言之,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中国重要的外交场所,确实保持着它的独特性和神秘性。
普通人入住的机会寥寥无几,但通过预约品尝国宴菜,我们仍然有机会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亲身感受它的氛围。也许这种有限的开放,正是钓鱼台国宾馆保持其独特魅力的方式吧。
外宾的级别不同,入住的别墅楼也不一样
钓鱼台国宾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玉渊潭畔,是咱们国家接待外国贵宾的重要场所。光是围绕中心湖分布的别墅楼就有17栋,每栋楼都有独特的讲究。
先说说这17栋别墅楼的基本情况。
这些楼从2号开始编号,一直到18号,但中间跳过了1号、4号和13号。
您别小看这编号,这里头藏着不少讲究。比如没有1号,是为了体现各国平等,谁也不当"老大";4号改名叫"八方苑",因为咱们中国人讲究"八方来客"的好兆头;13号不用是因为西方忌讳这个数字。
每栋楼的外观和内部装修都不重复,有的像江南园林,有的带着西式风情,还有的直接复刻了明代宫殿的模样。
咱们先从最气派的18号楼说起。
这栋楼是仿照明代皇家宫殿建的,金黄的琉璃瓦配上雕梁画栋,远远看去就像古代皇帝的行宫。门口那对白皮松还是当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亲手种的,树皮上的纹路都刻着岁月的痕迹。
二楼有间中式套房特别讲究,雕着龙的檀木床看着就威风,克林顿当年带着女儿来访,小丫头愣是闹着要住这间房,最后总统夫妇只能去住西式套房。
能住进这栋楼的,基本都是大国总统或者和咱们特别铁的国家领导人,像普京、布什这些人都曾在此下榻。
紧挨着18号楼的12号楼也有故事。这栋蓝白相间的小楼看着清爽,当年毛主席来钓鱼台时就住这儿。
您可能想不到,这么重要的楼里,毛主席却选了一楼的普通客房,就图个办事方便。二楼的套房倒是接待过不少贵宾,撒切尔夫人访华那会儿,就是在这儿见的邓小平同志。这栋楼的设计融合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假山流水配上竹林,住在这里的外宾都说像住在画里似的。
再说说其他几栋有名的楼。
11号楼住过越南的胡志明,白墙绿瓦显得特别素雅;6号楼接待过基辛格,这栋带点俄式风格的小楼位置比较偏,当年中美破冰谈判的准备工作就是在这儿进行的。5号楼和8号楼属于"第二梯队",经常用来接待部长级别的官员或者国际组织代表。
您要是注意看,会发现这些楼的客房布置各有讲究,有的配着红木家具,有的则是简洁的西式风格。
外宾住的楼不同,待遇自然也有差别。
就拿早餐来说,住18号楼的外宾能吃到特制的"帝王套餐",光是粥就有五六种,配着宫廷点心。而其他楼的客人虽然也能选中西餐,但花样就少些。宴会厅的规矩也不同,在18号楼的四季厅办宴会,服务员都得穿传统服饰,上菜讲究"八仙过海"的摆法;普通楼里的宴会则更随意些,服务员穿制服就行。
不管是住在什么楼,到了咱们这边的外宾都一样的受重视。
去年有个非洲国家的农业部长来访,住在7号楼,工作人员照样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连蚊虫都提前做了消杀。
国宾馆的服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外宾住哪栋楼,都要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就连楼前的草坪修剪都有讲究,住高级别外宾的楼前,草得天天修剪成圆润的弧形,普通楼则是整齐的方块状。
要说最有意思的还得是楼前的树。每棵树都像是个活档案,记录着来访者的故事。
18号楼前的白皮松是苏联种的,12号楼的雪松是金日成手植,6号楼旁边的银杏树是尼克松来访时栽下的。这些树现在都成了"外交树",游客们总爱围着它们拍照。
有位老园丁说,他照顾这些树比照顾自家孩子还上心,就盼着它们能继续见证历史。
从空中俯瞰,17栋别墅围着湖水排成个半圆,就像给湖泊戴了条翡翠项链。2号楼正对着国宾接待大厅,位置最为核心;18号楼在西北角,地势最高,视野最好;12号楼藏在东南角,周围种满了翠竹,幽静得很。
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住得离中心越近,代表的外宾地位越高,就像古代皇帝召见大臣,站得近的自然更受器重。
听说前些年有些楼开始对公众开放,但住18号楼这样的"总统楼"得提前半年预约,包一晚要好几万美元。不过最近几年管理更严了,普通游客只能在门口看看。
倒是附近的银杏大道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到秋天,金黄的叶子铺满地,跟国宾馆的红墙绿瓦相映成趣。
最后跟您说个小细节,国宾馆的每个房间都不放钟表。工作人员说这是为了不让外宾有时间焦虑,能安心休息。您说这考虑得多周到?从楼号到房间布置,从树种选择到服务细节,处处都透着外交智慧。
钓鱼台国宾馆的历史
要说这块地方的历史,那得追溯到八百多年前的金代。
那时候这里就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去处,金章宗特别喜欢来这里钓鱼休闲,"钓鱼台"这个名字就是从那时候叫开的。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把这里定为皇家行宫,还亲笔题写了"钓鱼台"三个大字。您要是现在去参观,还能看到不少当年留下的古建筑,比如养源斋、清露堂这些,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时间一晃到了1958年,那时候新中国马上就要迎来成立十周年的大喜日子。国家准备邀请很多外国贵宾来参加庆典,这可就得找个像样的地方安排住宿了。
周总理亲自提议,要建一个专门的国宾馆。选址小组跑遍了北京城,最后看中了西郊的钓鱼台。这里离机场不远,外宾从机场进城,正好能经过长安街,一路上能看到北京城的新面貌。
而且钓鱼台本身就是个有历史底蕴的地方,在这里建国宾馆再合适不过了。
建设的过程那可真是争分夺秒。从1958年10月开工,到第二年8月就要完工,满打满算不到一年时间。设计师们经常连夜画图纸,工人们更是日夜不停地施工。
那时候国家还不富裕,为了把这个国宾馆建好,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家具是从上海定制的,地毯是从天津运来的,餐具瓷器是景德镇特制的。
最后硬是在规定时间内,建起了十七栋风格各异的接待楼。
1959年9月,钓鱼台国宾馆正式投入使用,第一批入住的是来参加国庆庆典的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咱们国家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
1971年7月,美国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就住在钓鱼台国宾馆的6号楼。当时中美两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正式往来了,这次会晤可以说是一次破冰之旅。
周公在和基辛格握手时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29年来第一次握手。"
这次握手,为后来尼克松总统访华打下了基础。
说到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那可是轰动世界的大事。
他住在钓鱼台国宾馆的18号楼,这次访问最终促成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尼克松后来把这一周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据说尼克松对宾馆的接待非常满意,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赞不绝口。
除了接待外国元首,钓鱼台国宾馆还承担过不少重要的国际会议。比如讨论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会谈地点选在了芳菲苑,这个地方被称为"园中之园",是国宾馆里唯一一座现代风格建筑,周围林木葱茏,亭台水榭,景色特别优美。
要说这些年来钓鱼台国宾馆的变化,那可真是日新月异。刚建成时总面积是6万平方米,现在都快17万平方米了。园子里新建了娱乐中心,有游泳池、网球场、保龄球馆,每栋楼都能独立接待一个代表团。各栋楼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但又和谐地融为一体。
最让人称道的要数这里的餐饮服务了。国宾馆的厨师们独创了一套"钓鱼台菜",讲究的是"清鲜淡雅,醇和隽永"。
他们做菜坚持"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博采各大菜系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套"钓鱼台菜"现在已经走向世界,在十多个国家举办过美食节,成了展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
钓鱼台国宾馆不仅以美食著称,还是个文化荟萃的地方。从建馆开始,他们就陆续收藏了各个朝代的文物,光是清代的字画、瓷器就有好几千件。
2007年还专门建了个藏珍馆,用来保存这些珍贵文物。要说这些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的宾馆饭店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2009年钓鱼台国宾馆建馆五十周年时,时任外交部长杨洁篪称赞这里是"外交之要地,国家之形象,民族之骄傲"。
十年后的2019年,建馆六十周年时,王毅外长也充分肯定了国宾馆在外交服务工作中的贡献,希望把这里建成弘扬中华文明的平台、加强中外友好的平台、服务大国外交的平台。
如今的钓鱼台国宾馆,既保留了古代皇家园林的典雅气派,又具备了现代建筑的舒适便捷;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又肩负着新时代的外交使命。
从昔日的帝王行宫,到今日的国家客厅,八百年的历史积淀,让这个地方处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钓鱼台国宾馆一定会继续以它独特的魅力,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咱们虽然不能亲自进去参观,但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自豪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