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兹江畔,见潮生帆落,古今同框。青弋双流融碧浪,塔影横斜天光。状元遗风,古城新韵,文脉贯天长。江豚逐浪,满城风致清扬。
遥忆往岁繁华,米市帆影,商埠声名扬。更有诗魂留胜迹,千载风流难忘。绿岸含烟,画桥映水,生态绘新章。皖江明珠,今朝愈发芬芳。
长江奔涌至芜湖,便多了几分江南的灵秀与温婉。这座被长江与青弋江双重滋养的城市,坐拥 “长江巨埠” 的千年积淀,又焕发着 “创新之城” 的时代活力。长江芜湖段的百余公里岸线,不仅是自然的画廊,更是历史的长卷、文化的沃土。第三人称的视角下,我们一同漫步江畔,探寻这片土地的历史人文渊源,感受 “江风拂鸠兹,古韵融新声” 的独特魅力。
江景胜境:双江汇流 天开画图
长江芜湖段的自然之美,在于雄奇与灵秀的完美交融。长江与青弋江在此交汇,江面豁然开阔,江水碧波荡漾,形成 “双江抱城” 的独特格局。站在滨江公园的观景台上远眺,江水东去,白帆点点,江天一色,远山如黛,构成一幅壮阔而不失温婉的江南画卷。每到晨昏时分,朝阳或落日为江面镀上金边,波光粼粼,渔舟唱晚,岸边的垂柳随风轻拂,尽显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
芜湖的江景,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天门山。这座位于长江两岸的名山,东、西梁山隔江对峙,形如天门,李白笔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的千古绝唱,正是此处的生动写照。江水穿 “门” 而过,撞击山崖,激起千层浪花,涛声轰鸣,气势磅礴。登临江岸,可见绝壁临江,怪石嶙峋,古松倒挂,藤蔓缠绕,自然景观雄奇险峻。山间的天门书院遗址,为这片自然奇观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在欣赏江景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
此外,长江芜湖段的江豚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之美的绝佳见证。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江豚的数量稳步增长,这些 “水中大熊猫” 时常在江水中嬉戏跳跃,成为江畔最灵动的风景。江面上,江豚逐浪而行,与岸边的绿树繁花、远处的高楼大厦相映成趣,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古城文脉:千年鸠兹 风华永续
芜湖古称鸠兹,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长江的滋养让这座古城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芜湖古城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这里既有徽派建筑的典雅,又有江南水乡的灵动,更融入了皖江文化的独特韵味。古城内,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两侧的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马头墙错落有致,雕花窗棂工艺精湛,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处处透着古朴典雅的韵味。
周瑜点将台是古城内的标志性建筑,相传三国时期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军。如今的点将台虽历经修缮,但依然气势恢宏,登台远眺,可俯瞰古城风貌与长江江景,仿佛能看见当年周瑜挥斥方遒、操练水军的壮阔场景。古城内的城隍庙、明清县衙等古迹,保存完好,香火鼎盛,见证着芜湖的千年变迁。如今的芜湖古城,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文创店铺、特色美食与古建风貌相得益彰,游客在此既能感受历史的沧桑,又能体验现代的活力。
除了古城,镜湖也是芜湖文脉的重要载体。这片由南宋状元张孝祥捐田而成的湖泊,澄澈明净,“水惟不竞,是以无害;海惟能下,是以能容”,镜湖的温婉与包容,正是芜湖城市精神的写照。湖畔的亭台楼阁、曲桥回廊相映成趣,岸边的垂柳依依,花香四溢。每当清晨或傍晚,市民与游客在此休闲散步、泛舟湖上,感受着 “镜湖细柳” 的绝美意境,也感受着张孝祥 “表里俱澄澈” 的文人情怀。
名人风骨:诗魂永驻 文脉绵延
长江芜湖段的山水之间,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与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与精神,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南宋状元张孝祥是芜湖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之一,他不仅才情横溢,更有着高洁的气节与博大的胸怀。12 岁时,张孝祥在芜湖状元坊留下足迹;22 岁状元及第,名满天下;而立之年,他捐出家中百亩良田,开凿镜湖,为芜湖留下了一处千古名胜。如今,镜湖依旧澄澈,状元坊的遗迹尚存,张孝祥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的豪情壮志,仍在芜湖大地上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芜湖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多次游历芜湖,在天门山饮酒赋诗,留下了 “天门中断楚江开” 的千古名句,为芜湖的山水增添了浓郁的诗意。此外,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等文人墨客,都曾在芜湖留下足迹与诗篇,为这片土地的文脉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除了文人墨客,芜湖还涌现出众多爱国志士与时代先锋。近代以来,芜湖作为长江巨埠,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变迁,无数芜湖人以家国为念,投身于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事业中。这些名人的事迹与精神,与长江的奔腾气势相融,成为芜湖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更加厚重绵长。
生态新章:绿岸明珠 生机盎然
如今的长江芜湖段,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长江岸线芜湖段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昔日的工业岸线变身绿色长廊。滨江生态公园全长近 20 公里,是芜湖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公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健身步道蜿蜒其间,亲水平台错落有致,市民与游客在此休闲散步、欣赏江景、运动健身,感受着 “江风拂面,绿意盎然” 的惬意。
镜湖公园与赭山公园相连,构成了芜湖市中心的绿色生态屏障。赭山绿树葱郁,古迹众多,山顶的赭塔始建于宋代,为芜湖市标之一,登塔可俯瞰全城与长江江景。镜湖与赭山相映成趣,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生态画卷。此外,芜湖的龙窝湖湿地、奎湖湿地等生态保护区,水草丰美,鸟类繁多,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长江芜湖段的生态之美,不仅体现在绿色的岸线与湿地,更体现在江水中的生灵。江豚的频繁出现,成为长江生态改善的生动见证;每年迁徙季节,大量候鸟在湿地栖息觅食,构成了一幅 “鸟飞鱼跃,岸绿景美” 的生态画卷。如今的长江芜湖段,天蓝、水清、岸绿、景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 “绿岸明珠”。
从双江汇流的自然奇观到千年古城的文脉积淀,从名人志士的风骨情怀到生态和谐的现代画卷,长江芜湖段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之上。这里有大江奔涌的磅礴气势,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有千年历史的厚重积淀,更有生态和谐的时代新颜。长江不仅滋养了芜湖的生灵,更孕育了芜湖的文化与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长江芜湖段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感受它的温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