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奔赴远方,在丘北县温浏乡,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人们心中向往生活的模样——这里有清水江的灵秀、山泉水的清甜,也有瓜果飘香和茶香萦绕的烟火日常,每一处风景、每一种滋味,都是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秃杉箐水源地的坡顶上,山泉顺着山坡奔涌而下,水花飞溅,如凝霜碎雪。漫步在秃杉箐的原始森林中,淙淙溪流伴脚而行,鸟鸣虫唱萦绕耳畔。晨露不时轻落肩头,指尖轻触皆是自然柔意,连呼吸都裹着山泉水的甘冽清甜。

午后的坝达村田园,时光染上丰收的香甜。一颗颗饱满的砂糖橘挂满枝头、压弯树梢,在阳光下泛着油亮光泽。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中忙碌地采摘、分拣、打包,孩子们拿着果子追逐嬉戏,果香弥漫伴着欢声笑语。

寻香而至弄位村,茶园的清香扑面而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身着民族服饰的茶农指尖翻飞,采摘着肥嫩的茶芽。跟着茶农体验采茶,再到茶坊看茶叶在机器中翻炒、揉捻,而后在茶叶体验馆畔静坐,捧一杯新沏的热茶,茶香伴着清风萦绕,从舌尖的甘醇到心底的暖意,尽是土地最纯粹的本味。


傍晚的清水江畔,是烟火气的聚集地。夕阳为江水镀上暖橙色调,渔民收网归来,船舱里的鲤鱼、草鱼蹦跳着溅起水花,河虾在竹篓里鲜活灵动,岸边的农家乐炊烟袅袅,酸笋煮鱼的清香、爆炒螺蛳的鲜辣、油炸河虾的酥脆,所有烦恼都被这美食治愈。

温浏的底蕴,还藏在民族刺绣里。当地绣娘循着祖辈传下的图谱细细缝制,每一幅绣品都承载着乡土的记忆,仿佛能听见岁月的低语。把这样的绣品握在手中,便将温浏的根脉与情怀,轻轻揣进了行囊。


等到夜幕降临,民族特色菜与米酒登场。餐桌上,五彩糯米饭透着植物的天然香气,祭龙粑粑软糯回甘,再配上一壶农家自酿的米酒,一口下去,是温浏最实在的滋味,也是生活最本真的满足。

在温浏,向往的生活从不是远方的憧憬,而是清水江的晨雾、林间奔涌的山泉,是橘园的金黄、茶园的新绿,是河鲜的鲜美、米酒的甘甜,更是绣娘指尖的乡愁、村民安居乐业、笑意盈盈的日常。
来源:瞭望丘北
编辑:汤维
审核:钟玲
终审:王一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