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秋假政策的落地,为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秋假期间,西岭雪山、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毕棚沟等景区客流量屡创新高,其中西岭雪山日均接待游客破万,青少年占比达30%,登山徒步参与人数激增3倍;九寨沟连续5天达到最大承载量4.1万人,彩林景观成为亲子家庭“沉浸式自然课堂”的首选。
据美团旅行数据显示, 成都秋假带热川西游,大批成都市民去川西看雪山、赏红叶。11月5日至12日期间,预订成都到黄龙九寨沟的火车票,订单同比增长116.7%。九寨沟门票预订量同比上涨158%,其中成都游客占比达43%。此外,“四姑娘山镇住宿”搜索量同比上涨282%,“西岭雪山私汤温泉酒店”搜索量上涨260%,成都游客成为西岭雪山酒店最大搜索客源地。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秋假显著带动了当地景区门票预订量的增长。11月12日至11月16日秋假期间,四川省内的门票总体预订量同比增长3.4倍,周环比增长1.4倍。秋假期间,四川多个热门景区门票同比涨了1倍以上。其中毕棚沟的门票预订同比增长16.4倍,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涨6.9倍,成都动物园涨5.3倍。
秋假期间,成都的多家景区游客量激增。西岭雪山景区在秋假期间接待游客日均破万,青少年占比高达30%,多以亲子家庭出行为主。登山徒步日均参与人数较平日激增3倍,景区酒店房源更是一票难求。而夜游锦江在秋假期间,日均乘船游客超2500人,为超7000人次中小学师生提供免票福利,并联动街道、工会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亲子文化体验日,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市民。
业内人士表示,春秋假的实施对旅游市场具有积极意义,本质上是增加了一个小长假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假期的结构,有助于激发居民中短途出游需求。以往“十一”黄金周过后,随着机票酒店预订的走低,市场会迎来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今年多地秋假的落实,让传统意义上的错峰游真正“错峰”起来,并逐渐真正形成11月出游小高峰的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节假日出游的集中性。
来源:成都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