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距鲁迅故里约200米。沈园原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占地七十亩之多,故此又名“沈氏园”。一座私人花园,经历岁月沧桑,至今仍得以流芳,全因为一个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诗人陆游的《钗头凤》名闻天下。它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现为国家5A级景区。
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复存在,如今的沈园是近几十年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现占地恢复为57亩。全园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有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钗头凤碑、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进入沈园,迎面是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上有陆游画像和多幅诗词碑刻。
顺着回廊来到一座古朴的草屋前,屋内正中书“问梅槛”三字,“问”是询问探求之意;“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是梅花,沈园中种植最多的也是梅花;“槛”是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屋檐下挂满了风铃,小木牌上留下了满满的情言情语。
这座“伤心桥”因陆游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留下了《沈园二首》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伤心桥横跨在葫芦池上,此池原名荷花池,因形似葫芦,故称为葫芦池。池对面是冷翠亭。
葫芦池西岸畔有一座两层楼阁“八咏楼”,它是沈园古迹区的最高建筑。八咏楼右后方,有一六角单檐攒尖顶小亭“六朝井亭”,这口井和亭阁、砖井、池塘和假山等建筑,年代久远,经历唐、五代、宋、明、清六代,故有此名。亭内有古井一口,此井亭独特之处是亭顶中空,可望天空,可承天露,解决雨水活性和采光,使人们从中体现向往婚姻光明自由的愿望。
六朝井亭东侧的“孤鹤轩”,它是古迹区的核心建筑。此地亦被称作孤鹤哀鸣处,蕴含着陆游因朝廷腐朽、壮志未酬,又痛失唐婉的悲戚之意。“孤鹤轩”匾额分为内外两块,内匾额由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谢稚柳题写,亭外由古文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轩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道尽了往昔的惆怅。
孤鹤轩的南面便是著名的《钗头凤》词墙,岁月的风沙无情地侵蚀,使其褪去了往昔的光彩,墙皮斑驳陆离,恰似陆游与唐琬那坎坷情路的映射。来到这里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不由自主地诵读几句《钗头凤》,忆起陆游和唐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题壁西侧,有一座靠墙而建的单檐攒尖顶半亭,称“半壁亭”,亭内立有“重建沈园碑记”刻石。
题壁东侧有一座仿宋庭院——双桂堂。这里原是沈家的堂屋,因为旧时在堂前种了两株桂花树,左边为银桂,右边为金桂,故称“双桂堂”。其庭院呈方正形,古雅幽静。堂中一副楹联:“铁马秋风大散关前长饮恨,断云悠梦沈家园里更伤情”,很好地概括了陆游一生的家国情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