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河北平山的途中,经过了盂县仙人乡庄只村,稍作停留,休息中看到了村口的大王庙,有着悠久的历史。
庄只村的由来原名台上村,相传此处原属山北王姓财主的庄只地,故立村时取名庄只。又传北宋神宗元丰年间,陕西米脂高姓西州豪杰之后隐居于此,该村原名高庄只,后简称庄只村。
村口的大王庙,暂无专属的公开历史传说,但结合盂县境内大王庙普遍祭祀“赵氏孤儿”赵武的传统,这座庙大概率也流传着与赵武相关的两类核心传说。
1. 赵武行宫与祭祀传说:盂县多座大王庙都相传是晋国上卿赵武的行宫遗址,庄只村大王庙大概率也延续了这一说法。当年赵武作为“赵氏孤儿”,经程婴、公孙杵臼等人舍命相救得以存活,后来恢复赵氏地位。因庄只村地处晋冀交界的交通要道附近,古人便传此处曾是赵武出行时休憩的地方。又因古时村民去藏山祭拜赵武路途遥远,这座大王庙就成了周边百姓就近祭祀赵武、感念其家族忠义的场所。
2. 赵武为雨神的祈雨传说 :盂县民间有将赵武尊为雨神的普遍信仰,这一传说也适配庄只村大王庙。相传赵武幼年在藏山藏匿的山洞旁有滴水崖,积水成潭,百姓便逐渐将其与水神关联。历史上还有多地百姓求雨应验的记载,比如曾有地区大旱时,百姓祭拜赵武后便天降甘霖。庄只村所在区域地表土质疏松、易缺水,村民大概率也流传着向庙中赵武祈雨求水、护佑庄稼丰收的相关说法。
古迹遗址:庄只村附近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黑砚水河文化遗址,这将盂县人类文明史提早到旧石器时代。此外,村东沟还有秦驰道太行山峤道段的主道,即天桥路,全长20多华里,是连接晋冀的民间物流重要通道。
现人口与面积:全村总面积为1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600亩,森林面积为3200亩。全村包括2个自然村,有220户约700口人。
村里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近年来,村里发展了肉羊养殖产业,投资170万元建成了玉华苑肉羊养殖场,占地6亩,可养殖湖羊1000只,成为村里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庄只村位于晋冀交界314省道旁边,交通较为便利。但由于地表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且地下水水位下降,村民饮用水比较困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