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双塔寺街是一条听起来就引人遐想的道路。它的名字直指太原的地标——永祚寺双塔。
许多初来太原的游客,或是本地的市民,常会循着路牌走到这条街上,却不禁疑惑:双塔寺(双塔公园)近在眼前,路却戛然而止。这条以名胜命名的街道,为何无法直通其名所指的风景?
近日,有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常碰到许多外地游客或本地市民,站在双1882塔寺街问怎么才能去双塔寺的问题。因此建议双塔寺街直通双塔公园问题尽快解决,人的步行道优先考虑。将会有利于促进太原文化旅游,方便双塔寺街居民就近去公园活动,使双塔寺街名符其实。
官方回复称:经市住建局核实:受建设南路以东多趟高铁线路、南沙河河道地形高程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双塔寺街东延至双塔北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可通过向北绕行朝阳街及向南绕行南沙河沿岸道路通往双塔公园。
这个看似简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背后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复杂的地理现实。官方的回复揭示两大客观因素构成了主要的通行障碍:
其一是穿城而过的高铁线路。在建设南路以东,多趟高铁轨道形成了物理上的阻隔,如同一条“堑壕”,使得道路难以继续向东延伸。
其二是南沙河的自然地形。河道本身的高程差与两岸既有的建筑布局,也给直接贯通带来了巨大的工程挑战。
因此,目前从双塔寺街前往双塔公园,需要采取绕行的方式。行人或车辆可以向北,经由朝阳街折返,也可以向南,沿南沙河两侧的沿岸道路迂回前行。这条历史上曾名为“双塔西街”的道路,在更名为“双塔寺街”后,其名称承载了更直接的文化指向和市民期待,但与目的地之间的物理连接,仍需穿越现实中的地理屏障。
这一现象也折射出许多老城区在更新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情况:历史文脉的呼唤与现有城市格局之间的协调。如何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更巧妙的城市设计或交通组织,拉近这条街道与双塔公园的心理与实际距离,或许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课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