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2025年11月17日摘编《扬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坐在昔日的盐运码头,捧一杯咖啡,看江水东流。那苦后回甘的,不只是咖啡,还有这座小镇。当古朴建筑与现代咖啡相遇,便碰撞出独特的文化体验。近年来,黑龙江、广东等地推进老建筑活化利用,将其改造成咖啡馆,打造“历史记忆+咖啡美学+社群交互”的沉浸式文化场景。如今,仪征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也迎来首次纯经营性业态尝试——“圩咖”,市民游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时,更能感受盐都历史的魅力。

记者从仪征市新城镇获悉,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即将迎来首家经营性业态“圩咖”,该咖啡馆定于11月18日正式开业。
项目旨在为游客营造一个可以停留休憩、品味文化的生活场景,让游客们的旅程多一份回味与思考。
圩咖位于十二圩龙江巷,店内古雅木窗、绿植与历史元素相映成趣。

建筑保留原有结构,地面铺设复古地砖,配以自然感装饰,墙面悬挂老照片、历史图表等元素,更有民国时期的咖啡杯、手摇磨豆机等展陈凸显文化底蕴,水吧台陈列手办、文创产品增添年轻活力。
“除了能喝到手冲咖啡、拿铁等经典品种,还有专属特调‘盐咖’,仪征绿杨春茶、十二圩茶干更添本地风情,文学与历史在这里完美融合。你可以在品味咖啡醇香的同时,感受盐都文化的那份厚重。”
咖啡馆运营方——仪征经济开发区有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负责人金小平表示,希望以咖啡为媒,让人们见证古建筑的重焕新生,吸引更多年轻人探寻本土历史。
未来,圩咖将持续打造多元场景,融入十二圩历史元素,丰富游客体验。

据悉,该场地原为扬子书院所在地,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实施,去年9月“汤成难文学艺术工作室”在此揭牌。
汤成难作为扬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奖获得者,其工作室的成立促进了文学与空间的融合。
今年8月,圩咖空间进行改造时保留了其文学属性,为游客们提供阅读空间,未来还将在枇杷庭院举办文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与圩咖相邻的招商局·仁济和水火险公司十二圩代办处旧址目前正处于规划建设中,待其开放后,将极大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体验。

咖啡作为舶来品,与仪征有着特殊渊源——仪征籍院士吴征镒作为中国植物学奠基人,1958年与蔡希陶院士在西双版纳试种咖啡,开创中国咖啡种植先河。
其科研团队在咖啡育苗、加工等领域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推动了中国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获得国际业界关注。

十二圩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扬州西南部、新城镇南部,系同治十二年(1873)至民国三十年代,为两淮盐务总栈所在地,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享有“江上盐都”“小上海”美誉,体现鲜明的江苏特色,展现鲜明的国家文化形象。
坐落于十二圩龙江巷的圩咖,周边分布着扬子影像(老照片馆)、黄质夫乡村教育史迹陈列馆、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旧址等多元文化展馆,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与复合型休闲场所。
据悉,新城镇是仪征市副中心,为江苏省级仪征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受到南京和上海经济圈的双重辐射,是宁镇扬城市产业走廊中滨江工业重镇。
2023年以来,新城镇持续推进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旅游区既有建筑的功能提升与品质优化,先后建成盐宗胶鬲祠、江上盐都契约文书馆及江上盐都非遗文创馆等重要文化空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