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CityWalk还在继续,看惯了高楼大厦的我们徜徉在泉州红砖古厝的街道,新鲜与崇敬之意油然而生。上篇文章介绍了泉州洛阳桥:海内第一桥:泉州洛阳桥的千年跨海传奇。欢迎批评指正。
泉州洛阳桥
今天这篇文章介绍金庸笔下的南少林:泉州少林寺。
泉州少林寺(此图摘自网络)
千年古刹:从盛唐走来的武林传奇和禅宗名刹的起源密码
在福建泉州的清源山东岳山麓,隐匿着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刹 —— 泉州少林寺,又名 “镇国东禅少林寺” 。这片占地近 500 亩的佛门圣地,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唐龙朔元年(661年)前后,智空和尚入闽在清源山麓建筑少林寺;
唐天佑元年(907年),南少林寺僧反对王审知叛唐附梁,导致泉州南少林被毁;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南少林寺被诏修;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千僧抗元,少林寺再次被毁;
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泉州少林寺;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朝廷为铲除福建沿海的反清力量,降诏焚毁泉州南少林寺,剿灭寺中武僧;其弟子传至广东,继续发展南少林拳,出了南少林拳王黄飞鸿,后又由黄飞鸿弟子传至香港,并远播美国等;
1992年10月,泉州市佛教界和地方知名人士决定在原址重建南少林寺,10月13日在东岳山少林寺遗址举行复建奠基典礼;
1993年10月18日,正式举行大雄宝殿奠基,南少林寺复建起一座主要的殿堂,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其题“东禅少林寺”匾额;
1997年,南少林寺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同年常定法师经泉州市佛教协会聘任,出任泉州少林寺住持,并于次年任武僧团团长;
2002年,南少林寺开始在大雄宝殿正前方复建天王殿,从地下挖掘出石制寺庙构件40多件,其中塔座1个、塔盖1个、与承天寺应庚塔相似的塔刹7个、石帽4个、柱础4块、石柱6根等,保存完整的直径达1米的榫石就有20块;
2006年的碑记
2024年11月12日,历时三年建设、承载千年历史沉淀的泉州少林寺文史馆正式开馆。
五观堂,免费奉茶
建筑密码:闽南风韵与少林气象的交融
夕阳下的小沙弥
我们是顺着南禅路开车到少林寺停车场的,这个停车场比较小。从东侧五观堂走进复建后的少林寺后再转向南边,从中轴线开启我们南少林的参观。
前山门建设在了东岳前街和和南禅路的夹角地带
因为是近代复建的缘故,前山门建设在了东岳前街和和南禅路的夹角地带,一般人都会忽略过这个地方。
照壁后面就是东岳庙
天王殿做的正山门
顺着台基而上,来到真正的中轴线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做的山门,它庄重而古朴,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迎接着每一位前来朝拜和观光的旅人 。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威风凛凛,守护着寺院的安宁。天王殿外稍前位置左右分置钟鼓楼。
钟楼
穿过山门,大雄宝殿巍峨耸立,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这里是寺院的核心,也是僧众们举行盛大佛事活动的地方 。
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
禅拳双修
大雄宝殿西侧面
再往后,台阶的顶部一座雄伟的楼阁式建筑雄踞正中,那就是观音阁,观音菩萨慈悲祥和,庇佑着众生的福祉 。
从普贤阁方向看观音阁
观音阁内的立像
十八铜人水帘墙
文殊阁
再往后,法堂、藏经阁依次排列,它们不仅是佛教经典的珍藏之地,更是智慧的殿堂,承载着历代高僧大德的思想结晶 。
观音阁
不开放的藏经阁
藏经阁
这些建筑错落有致,红墙绿瓦与苍松翠柏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达摩身边生出的菩提树
天上的飞机和剪瓷工艺的屋脊
作为中国禅宗名刹,泉州少林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并称为 “泉州四大丛林” 。它不仅是佛教信徒的精神家园,更是南派少林武术的摇篮,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传奇与瑰宝。千年来,泉州少林寺的香火从未断绝,见证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静静伫立在清源山下,看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守望着岁月的轮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