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衡山花园酒店灯火通明,2025年上海旅游节入境观察员聘任仪式在此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团长、领队齐聚一堂,上海旅游节组委会向18支来沪参与大巡游的境外表演团团长发出诚挚邀请,正式聘任他们为上海旅游节入境观察员。
从节庆参与者到上海故事传播者
9月13日晚,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支境外表演团队亮相上海旅游节大巡游,在黄浦江畔打造“多元文化、全城共欢”的节庆盛景。数以千计的海外民间艺术家化身文明互鉴使者,让上海“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旅游形象随表演传遍全球。
这一角色的延伸,源于2024年上海旅游节首创的“入境观察员计划”。去年,智利、拉脱维亚、韩国、亚美尼亚等国代表率先参与,他们通过Instagram、TikTok等国际平台,分享在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东方明珠的游览日常,发布演出花絮与城市风光内容:亚美尼亚团长拍摄的东方明珠演出视频获超4.6万次观看,拉脱维亚团员在东方明珠打卡时感动落泪的画面被网友热烈转发——首批观察员用真实体验,让海外受众“云游”上海、心生向往。
今年的“入境观察员在上海的一天”活动,更是让便捷与友好成为观察员的直观感受:首批观察员抵沪时,酒店前台流畅的多语言服务尽显人文关怀;在光明商圈,意大利观察员用外卡轻松完成购物支付,亲身体验上海跨境支付的便利。而在众多体验中,“上海点心”的品鉴环节,成为他们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上海点心成“味觉名片”
美食品鉴是观察员们沉浸式感受上海的重要环节。他们不仅在必胜客尝过中西融合的创意菜品,更在衡山花园酒店——“东湖甄选·上海点心”首店所在地,与鲜肉小笼包、生煎馒头、核桃酥、粢饭糕等地道上海点心深度相遇,让味蕾成为触碰海派文化的桥梁。
“刚咬下这块金黄色的粢饭糕,外脆里糯的口感太惊艳了!”来自克罗地亚的伊丽莎白塔·米凯莉举着点心,语气满是惊喜。她一口气尝遍上海早餐“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糕、豆浆,直呼“太过瘾!清晨吃这样的点心,一整天心情都明媚”。对她而言,这四样平价又地道的小吃,是上海市井烟火最生动的写照。
来自俄罗斯的基里尔·拉特尼科夫则偏爱甜口点心。捧着鲜奶栗子杯的他细细描述:“栗子香糯绵密,蛋糕松软香甜,忍不住多吃了一杯。”而上海核桃酥更让他印象深刻:“轻轻咬下去有清脆的声响,核桃的醇厚、黄油的奶香和面粉的麦香混在一起,甜度刚好,满足了对甜食的喜欢,又不会觉得腻。”他笑着补充,七年前来上海品尝过多家中餐厅的特色菜品,“这次解锁了本地人的早餐清单,尤其是这些精致的点心,收获太大了”。
除了舌尖上的满足,观察员们还在衡山花园酒店感受到文化与味觉的双重共鸣:身着昆剧服饰的表演者带来非遗展示,让传统之美与点心的烟火气相映;而酒店内“上海点心”门店的布置,也让他们从餐具、摆盘细节中,读懂海派文化“精致与市井并存”的独特气质。
让上海记忆更长久
受聘之际,每位入境观察员还收到了两份满载上海心意的礼物:T9品牌的“玉兰甘露”茶品,将海派文化与国际化审美融合,传递新中式饮茶理念,恰能与他们爱上的上海点心搭配,延续这份味觉记忆;另一份是佳昌实业设计的“乐乐带你游上海”主题冰箱贴,生动呈现东方明珠、外滩等地标,寓意友谊长存,让上海记忆可触可藏。
这份“贴心”,更体现在上海对入境游客友好环境的持续升级中。近年来,上海围绕旅游咨询、标识改造、厕所提升等领域补短板:全市现有61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浦东、虹桥机场设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窗口;1030座旅游厕所实现电子地图标注100%,16个区208个景区设1198块道路交通指引标识;黄浦、徐汇等区已完成3个旅游咨询点升级,另有5个新点位在建。
优质服务换来了亮眼数据:今年1月-7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近484万人次,预计年底将超800万人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市场同比增长均超40%。
未来几天,入境观察员们还将继续通过国际社交平台,分享在上海的所见所感——或许会有更多关于上海点心的片段,随他们的讲述传到海外。而一口鲜肉小笼的汁水、一块核桃酥的酥脆,早已成为他们心中“上海故事”的鲜活注脚,让海派魅力借由味觉,更生动地走向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