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不信,可偏偏让我遇到了!那是1990年左右,单位组织去洛阳旅游,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好换洗的衣服和其他用品,最主要的是准备好钱,我们坐着大巴就出发了。首先我们到了王城公园,看看盛开的牡丹花让人心花怒放,驻足观看了好长时间。我们到了龙门石窟,我和一个同事正准备上台阶的时候,突然被一个照相的拉住了,他说:你们两个交钱,这是我给你们两个拍的照片!我俩大吃一惊,可又百嘴难辩,旁边的人捅了我们一下说:你们遇到欺生的了。于是我们只好乖乖地交了钱。偏偏中午吃饭的时候,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中餐,我和同事去吃了一碗面条,后来又挤到领导的桌角蹭了一顿饭。后来到了白马寺又到了少林寺,旅游的兴致就没了。我和同事发誓:洛阳我们不会再来了!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少一两个人去,也不算回事。谁在旅途中碰到这样扫兴的事,都会耿耿于怀的。20年之后,我的孩子考上洛阳的一所大学,我极不情愿地送他到了学校,给他交了学费,买了手机卡,我和爱人就重游故地。这时的王城公园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牡丹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竞相开放,尤其是那黑牡丹就像那黑美人娇瘾欲滴,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又到了龙门石窟,想到20年前的情景,不由得有些心惊胆战,我特别注意那些手拿相机的人,这时候手机已经普及,人们拍照用的都是手机。也许是经过市里面的整治,这些人都规矩多了,不敢在游游客身上出揩油水了,同样我们又到了白马寺故地一游,心情也不错,又多了几分感慨。

同样是旅游心情好的时候,看啥都是美好的,如果心情不好,看啥都会蹩屈的。据说白马寺和《西游记》中的唐僧有关,我查了一下资料,白马寺是中国第一个官办寺院,汉朝东平十年(公元65年)有两位高僧蔡愔和秦景到西天取经。公元67年白马驮回经书,当时的汉明帝极为重视,亲自接见与取经相关的人员,并于第二年设定在洛阳西建了白马寺,这是为了纪念白马驮回经书的过程。看来古人对动物也是有情有义的,因为马在古人看来这是水中的蛟龙成精之后到地上变为马的。这与小说不谋而合,《西游记》毕竟是小说,里面寄托着作者的一些思想,下面的妖魔鬼怪都是上面派下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孙悟空无论有多大的能耐,没有上边的帮助,几乎无所作为!

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寺,里面藏有释迦牟尼的两个舍利,寺法远传到日本韩国和朝鲜,就连美国和英国人来此祭拜。汉朝末年公元190年,袁绍被一把火把白马寺烧了个精光,后来曹丕又重修白马寺,此时已是建安25年(公元250年)佛教从深宫走向民间。(公元260年)朱士行长跪在戒坛之上,依《羯磨法》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受戒之人。之后白马寺经历了多次的损毁与重修,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却屹立不倒,成为佛教圣地。洛阳街面上的小吃以牛肉汤为主,很难想象早上我们中原的人大部分都以甜食为主,早上就吃稀饭,人的胃受得了吗?有些地方习惯喝早酒,很难想象如果早上喝酒,一天晕晕乎乎的能干成什么呢?洛阳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我还会再回去看看!愿洛阳发展越来越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