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员 鲁璐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发布公告称,自2月10日起,每周一至周日均正常开放,不再设“闭馆日”,观众可全年来馆参观。这意味着,“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不再是难事,曾经因“闭馆日”而错过的文化盛宴,如今随时可享。
长久以来,国内绝大多数博物馆每周均设有一天作为“闭馆日”,为的是在周末大客流后,能够用以维护馆舍、检修设施、保养展品以及工作人员可以休息调整。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闭馆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的文化需求带来了不便。
取消“闭馆日”后,观众拥有了更灵活的参观时间,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繁忙或时间有限的人来说,不再受限于特定的“闭馆日”,可以根据自身日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工作日午后,或许也能成为亲子共赴博物馆的温馨时光;外地游客也不再因“闭馆日”而抱憾而返,实现了文化活动与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
博物馆全年无休,还有助于分散客流、“削峰填谷”。以往,观众集中在周末参观,造成人满为患,不仅影响参观体验,也增加了文物保护和场馆管理的压力。如今,客流分散至一周七天,观众能更从容地欣赏展品,工作人员能错峰休息,提升工作效率,也为博物馆针对不同时段的游客特点,如学生课余、上班族闲暇等策划专题活动、予以精准服务提供了可能,更好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全年无休对博物馆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是成本压力,人力、水电、维护等费用将大幅增加。其次,展品长期暴露在人流中,如何平衡开放与保护,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工作人员的权益保障也不容忽视。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博物馆都有样学样,毕竟各家博物馆在基础条件、资源投入、游客体量等方面差异巨大,不应搞“一刀切”。但无论如何,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满意而归,应是博物馆始终不变的追求。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城市的“文化客厅”。希望未来有更多博物馆,不断提升开放性与适应性,让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让博物馆成为人们随时可及的精神家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