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叠叠的木房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四周是绮丽的大山,走在街上到处都是当年的红色印记。90年前红军一渡赤水,一路向西,来到了这里,并召开了重要的扎西会议,如今这里新老融合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的旅程离开鸡鸣三省,下一目的地就是云南的威信县,威信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扎西会议一定耳熟能详,其实扎西镇就是威信的县政府所在地,一说起扎西指的其实就是威信县城。
别看我们从四川一路来到云南距离不远,但一来云南,天公也作美,乌云散开,露出了久违的阳光,在光影的作用下点缀了风景,错落而又整齐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来到扎西镇,一定要来的就是扎西老街,扎西老街地处威信县城扎西红色小镇内,始建于1856年,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在160年的风雨中老街也见证了历史发展,目睹了威信县城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砖一瓦都在给游客讲述着故事。
90年前,红军一渡赤水,一路向西伺机渡过金沙江,当部队行进至云南威信的时候,进行了扎西整编、“轻装”和“扩红”,3000多名威信儿女踊跃参加革命。与此同时教员也是在威信完善了自己四渡赤水的计划。
走进威信老街,一栋栋错落有致、极具地方特色的穿斗式木结构、川南民居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尤其是墙上的标语让游客有一种带入感,感觉又回到了90年前,回到了那个峥嵘的岁月。
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扎西会议会址也就是江西会馆,这座建筑同样也是建于1856年,旁边是湖广会馆,建于1879年。从高空俯瞰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融合了川滇黔三省的建筑风格,全木结构,包含万寿宫、东隍殿、戏楼、会堂等部分。
1935年2月9日,就是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会议通过了许多决策,对最终的长征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是根据当时政我态势的对比,灵活机动地放弃了从川南北渡长江的计划,而是回师东进,二渡赤水;二是在扎西缩编了红军部队,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加强了红军的战斗力;三是轻装队伍,便于行军作战;四是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发展游击武装。扎西会议这些重大决策具体贯彻落实了遵义会议精神,可以说是遵义会议的延续。
走出会议旧址,古老的街区同样引人瞩目,街区内有三条街巷,呈现“人”宇形状分布开来,街区内建筑为穿斗式木结构川南民居风格,极具地方特色。
听当地的导游讲,当年这里参加红军的气氛非常热烈,他们不是三五个参加,而是成批成批地几十个几百个地参加。在扎西的扩红数量在整个长征中排名第三。可以说扎西人民为长征的胜利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扎西老街见证了红军在危急关头,确立了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的战略决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