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岛位于西沙宣德群岛,因本岛基本上是由岩石构成,故称“石岛”。1935年、1947年和1983年政府公布的标准名称均为石岛。我国渔民向称“小巴岛”,“老龙头”。海南渔民称永兴岛为“猫注”,将邻近的石岛称为“小猫注”,又因该岛上草丛中多蚱蜢而别名“蚱蜢屿”。
石岛风光
俯瞰石岛
石岛风光
石岛岛形不规则,东西长375米,南北宽340米,最窄处不到100米,面积约0.07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处海拔15.9米,为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因此石岛成为宣德群岛中最有用的瞭望点。在岛上能观察海面上来往的船只,好似永兴岛的前卫哨,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岛东侧最高处的石碑。正面是国徽和石岛位置简易海图。背面关于石岛面积和高度的介绍不同于大众文献。
石岛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无数国人向往之地。“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西沙归来不看海”,“去西沙不上永兴岛,不算到西沙;到了永兴岛不上石岛,也不算到西沙。”目前的西沙旅游还是有限度开放,特别是宣德群岛的旅游对公众开放度还比较低。要想到永兴岛和石岛旅游,需要提前向三沙市政府驻海口办事处申请上岛证,批准后前往文昌市清澜港,乘坐琼沙3号补给船前往三沙市,该船停靠永兴岛,每月四班。游客要持上岛证在石岛门户岗接受执勤士兵的仔细检查后,才能准许进入,开启神秘的石岛之旅。
石岛位于永兴岛东北1130米处,与永兴岛同在一个梨形礁盘上,低潮时可涉水来往。岛南端有沉积流集中形成的一条沙嘴,现已为连接永兴岛的人工堤所利用,并在人工堤上修建了约2公里长的公路,低潮时可步行或乘汽车从永兴岛至石岛。
永兴岛与石岛
石岛风光
石岛-永兴岛人工长堤
乘汽车可以到达石岛
从永兴岛远望石岛,整个小岛犹如磐石盘亘在海面。两岛中间有石堤和一个近200米长的水泥桥相连,桥两侧全是一望无际澄明如镜的浅海。走过石桥,可见一块几丈高的珊瑚礁,就是石岛的大门。站在石岛山顶回望永兴岛或远方的海面,会别有一番景象。
石岛四周海蚀现象保存清晰,岩溶地形明显可见,地面起伏。西部海蚀崖高达10米,有大型海蚀洞两个;东岸多海蚀洞,并有一些深入岛体的沟槽,其中一条深达15米;北岸海岬处亦有海蚀洞两个,在海蚀崖上明显发育着两层海蚀穴,小者1米深,大者达4至5米。四周海崖上的海浊洞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自由进入游览,成为石岛揽胜的风景点。
石岛风光 谢墨 摄
石岛的东北侧几块巨大的珊瑚礁石异然突起,呈狰狞状,层层叠叠,在碧波万顷的大海映衬下,颇显雄奇伟态。巨浪拍打巨石,发出如瀑布落地的响声。
西沙群岛中大多数岛是由珊瑚、贝壳等生物砂砾堆积而成,岩质比较松散,惟独石岛是由某些层状生物砂岩构成,岩质非常坚硬。一般的层状生物砂岩底部比上部的年代要更长久,而石岛却截然相反。据测定,在10米的高处,岩层的年龄多为1.4万年上下,最老者为2.3万年左右;岛边的堆积台地年纪较轻,约为5千年,可见这个台地是在岛屿隆起后形成的;岛前礁盘上的沉积物年纪更轻,约l700年,它的形成更晚。目前礁盘表层的沉积仍在继续,正在形成更新的台地。石岛的地质之谜像“金字塔”般神秘,至今仍有待科学的解读,到石岛旅游可以感知海岛地质变迁的历史。石岛的隆起起码有15000年了,隆起的过程也是接受侵蚀和堆积的过程。
石岛风光 谢墨 摄
组成石岛地层的物质也很不相同,有些是粗糙的贝壳,珊瑚沙,有的是蝾螺和小砗磲,这些生物本来生长在浅湖中,在地壳运动中被抬升而成为岗地的一部分。岛上到处是嶙峋的石头,每一个石垛都是由一层层的黑灰色礁岩组成,一圈圈的十分好看,彰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由于海浪不停地由四周向石岛侵蚀,迫使岛屿面积日益变小,濒临消亡状态。构成石岛的珊瑚灰岩,受波浪和雨水的溶蚀,在岛四周的崖壁上出现许多小溶洞、小溶孔和树根状溶管等岩溶地形,展现出奇特的景象。如在岛北即有树枝状管道垂直发育在2米厚的岩层之内,甚有特色。
石岛周边是台地地形,四边陡峭,这是由于构成石岛的珊瑚礁是由珊瑚沙沉积胶结而成的次生珊瑚礁。珊瑚沙的沉积本来是近水平状态的,隆起后,未产生变形,仍呈水平状态,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平坦的台地形态了。这些沉积的沙砾层胶结还未坚固,易被波浪冲蚀,因此形成垂直峭崖的形态。岛上大片的平坦地面,有利于建设房屋和基础设施。岛上有居民和住屋,还有一口水井,但水质较咸不能饮用。
俯瞰石岛局部图
石岛上的动物主要为海鸥和鲣鸟。古代还有金丝燕栖息,由于人为破坏太大,植被减少,金丝燕已经飞走了。岛上只有少数灌木和岩石间的青草,大部分岩石裸露。石岛上有鸟粪土的存在,可知以前这里是有不少林木的。但今天只在个别地方有白避霜花、草海桐等灌木生长。在坡顶由于强风影响,树冠呈扁平的防风生态,树身矮而枝干弯曲。石岛上还有一片“老兵林”,是由驻守石岛的官兵们在离开时种植的。
岩石间的青草
石岛由中国海军官兵驻守,岛上有一座中国主权碑,是旅游者留影纪念的好去处。“爱国爱岛,乐守天涯”,是每名西沙官兵内心的真实写照。海军接管石岛时是一个光秃秃的小岛,后来在一代代天涯哨兵接续努力植树造林和建设之下,才让这颗南海明珠越来越璀璨!
西沙石岛主权碑 柯影 摄
石岛有个标志性地标——“西沙老龙头”。老龙头是一块高出海面10多米的大礁石,像龙头一样伸入海里,虽经海浪长年拍打,但它却始终屹立在海面。
西沙老龙头
“西沙老龙头”石碑,游客打卡处
老龙头侧面岩壁中间,深深铭刻着四个红色的大字“祖国万岁”,云卷浪舒间,显得尤为醒目。这四个大字是由守岛战士于东洋书写的,也是由他用了足足半年时间,一点一点地镌刻上的,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绝佳地反映了一代代守岛官兵爱国爱岛无私奉献的心声。
在西沙群岛中,石岛是看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朝霞与晚霞常常映红半边天。喷薄而出的朝阳,不仅染红周边云朵,还将海面映照出了金红粼光。
石岛日出 谢墨 摄
石岛日出 谢墨 摄
站在石岛山顶上看海,别有一番景象。俯视石岛海滨,还可见奔涌到珊瑚礁滩上的海水,明显地一层接一层,这与人们平时所见之海完全两样。近岛处海水清澈见底,由于水较浅,海水呈蔚蓝色,而远离礁盘,水深突然加大,海水成了深蓝色。两种蓝色绝然分界,且在分界线处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波浪,似乎远处才是岸边。
石岛上怪石嶙峋,岩洞遍布,形状千奇百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站在岩顶上,极目远眺,才真正感受到大海的壮阔和澎湃。鸥群翔空,烟波浩瀚,水天一色,远处隐隐白帆点点。俯瞰山脚,惊涛拍岸,发出阵阵震耳欲聋的吼声。蓝色的水面、白色的浪花、湿润的海风、哗哗的涛声,构成了一幅南天小岛的自然画卷。石岛虽然不大,但她的奇特景观却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惊涛拍岸 谢墨 摄
海水拍打礁石
游客还可以沿着石梯下到岛底,赤脚走到海滩边,感受石岛极其稀少的白沙滩沙子的细软,景象更加别具一格。西沙的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很高,透过海水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热带鱼自由地游弋。在礁滩边,还可能与一大群螃蟹和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不期而遇。海浪、海风、海礁、海鸟、海天一色,组成了一幅海的风景画,石岛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石岛上极其珍贵的小沙滩
作品声明:本文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