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历下区文旅局统筹谋划,推出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朋友前来观光旅游。全面抓好文旅供给和服务保障,假日市场繁荣有序,各景区景点人潮涌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提前布局,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历下区文旅局提前策划并于1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以“游历下新春品年味正浓”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济南市第44届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在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三大景区亮灯,分别打造“赶灯季”“烟雨湖”“漫时光”主题区域,呈现一场如诗如画的视觉盛宴。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新春庙会通过“传统文化+非遗体验+好品好物+互动演艺”形式,带领游客品味传统年文化,沉浸式感受浓厚春节气息。千佛山新春游园会以“登高祈福祥蛇献瑞”为主题,组织新年市集、踩高跷表演、登山打卡和戏曲演出等系列活动,打造多重“鲜”潮文旅体验。同时,各星级酒店推出新年团圆宴,让市民游客尽享春节美食盛宴,从舌尖上感受地道济南年味。
非遗民俗,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蛇年春节,“非遗过大年”成为新热点。历下区文旅局充分发挥济南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优势,在历下大厦设置“非遗精品展区”,举办“非遗市集”拉开春节非遗活动的序幕。春节期间,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还为市民游客准备了非遗年货大集,50余场“非遗在社区”春节主题活动不打烊,展演展示各级非遗项目100余项,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传承浓浓年味,为非遗中国年贡献历下力量。随着新春假期结束,济南文旅集团重点打造的“明湖市集”活动也顺利收官。“明湖市集”活动期间,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程动态监测参与项目的运营情况,实时调度非遗项目进展,前后共协调对接了鲁式糕点制作技艺、焦枣茶制作技艺、贡天府阿胶糕制作技艺、百吉牛肉火烧制作技艺、泰山玉雕刻技艺、嘉礼、泉城兔子王七个非遗项目参加,助力“明湖市集”举办。
场景赋能,公共文化场所备受青睐
历下区文旅局聚焦群众春节假期需求,创新打造多业态融合场景,让到文化场馆感受“年味儿”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新选择。区文化馆举办的“泉新泉意•国韵迎春”—新春戏曲曲艺晚会、历下区群众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中老年春晚、“暖冬•乐章”—历下区2025新年歌会和“童心启梦历下新声”2025历下区少儿新年音乐会等高质量的文化惠民演出,充分展现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与文化的独特魅力。书画展览方面,举办王鸿岭山水画展览、非遗摄影展等。区图书馆持续开展“图书馆里迎新春•翰墨飘香过大年”“图书馆里迎新春•书香暖意过大年”和“图书馆里迎新春•云霞满纸过大年”等活动,不仅包含中华传统习俗写春联、剪窗花、做糖画,还有充满趣味的DIY新春抱抱桶、制作红枣糯米丸子等,年味浓浓,让读者在书香中度过充实而愉快的春节假期。
筑牢防线,假日市场繁荣有序
历下区文旅局提前部署把好“节前关”,制定落实《历下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乙巳蛇年春节”文化市场规范经营检查指导计划》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形成机制,开展“文化市场‘春节’前规范经营检查指导行动”。动态巡查织好“保障网”针对重点区域,特别是古城片区、大明湖路、千佛山等春节期间开展节日活动的市民游客集中区域进行重点把关。
针对网吧、KTV、剧本娱乐场所等年轻群体聚集经营场所,严查危害社会公德等文化市场禁止性内容,查处文化市场各类违规行为,确保春节期间文化市场秩序稳定。全时待机架好“连心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建立文化市场12345热线受理专班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处理,文化市场12345热线专班人员24小时开机,每日根据前日报送信息进行前瞻性规划,进行预见性的提前介入,形成知识库书面材料,保证消费者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决。(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刘高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