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兰楠 何海洋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文/图
冬日暖阳,净水池喷泉在空中变换着“图案”,池边五颜六色的鲜花连片成海。2月5日上午,攀枝花市民王方俊带着家人来到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连连感叹“没想到”。
让王方俊没想到的是,这个刚开园不到10天的景区已成为攀枝花城市新地标、热门打卡地。而两年多前,这里还是马家田尾矿库:一片堆满尾矿的“黑湖”。
旧矿库如何变为新景区?当天,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一季度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近距离观察其华丽蝶变之路。
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
新场景 昔日“黑湖”变身“四季花海”
一串红、长寿花、报春花、紫绒鼠尾草……走进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西侧的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一团团、一簇簇的各色鲜花铺就花的海洋。“景区有198种花卉,次第开放,盛花期覆盖一年四季。”景区讲解员李响指着面前的花海说,1月27日,景区正式开园后,许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赏花。
花海美景的地下,隐藏着一段历史。“我们脚下,以前都是马家田尾矿库。”李响是土生土长的攀枝花人,她清晰地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场景:“从飞机上俯瞰,现在的景区原来是一大片‘黑湖’。”
“黑湖”不是湖,用于堆积攀钢集团选矿、选钛后的尾砂。经过50年的堆存,马家田尾矿库从原来的小滩涂变成一个大“黑湖”。到闭库前,已堆积29级子坝,总坝高186.5米,堆存尾矿约1.23亿立方米。
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
2016年5月,马家田尾矿库被国家列为“头顶库”,要求进行治理或闭库销号。“头顶库”是指下游1公里内有居民或重要设施的尾矿库,遭遇局部暴雨、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一旦溃坝、漫坝,后果不堪设想。2022年6月,马家田尾矿库完成闭库,成为全国首座完成闭库的“大型尾矿库”。
闭库后,攀钢集团将库面使用权无偿交给攀枝花市东区政府。这片土地用来做什么?攀枝花市东区政府问计于民,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市民提出4035条“金点子”,其中,打造主题公园、花海等“公园景点”类意见建议有2365条,占比近59%。
顺应民意,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应运而生。经过两年的建设,景区打造了1000余亩高品质生态园林景观,包括400余亩四季花海、16.6亩星际湾动物城、1766平方米花园餐厅、34亩音乐露天广场、全景互动式沉浸夜游场景、4000多平方米商业街等体验项目。
新引擎 春节假期带动消费超千万元
沿游步道前行,一个偌大的净水池映入眼帘。池水清澈见底,喷泉景观引来许多游客拍照打卡。
“这里是四季花海的核心,也就是花心。”李响介绍,400余亩四季花海由花心(天空之镜)、花瓣(四季花海)以及花田、花溪等部分构成。从空中俯瞰,外环如同飘落的花瓣,天空之镜恰似花蕊,形似一朵绽放的“攀枝花”。“游客可以乘坐热气球、滑翔伞,从空中欣赏这朵巨大的‘攀枝花’。”
“浪漫热气球及滑翔伞”是景区在今年春节假期的活动之一。其间,景区还举行花海游园、音乐派对、魔幻光影水舞秀、非遗打铁花秀、川剧变脸、舞龙舞狮、鱼灯巡游、无人机SHOW等一系列文旅活动。
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
“丰富的游玩项目和精彩的主题活动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游客在欣赏花海美景的同时,还会在景区内的花园餐厅就餐、商业街购物,带动餐饮、零售等行业的消费增长,有效促进了旅游消费。”在攀枝花市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建设专班负责人刘玮看来,热力升腾的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为攀枝花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景区开园即交出亮眼成绩单:春节期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6万人次,带动当地消费超千万元。
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
促消费的同时,景区还有效带动就业创业。阿署达村村民唐世超在景区开了一家西餐厅,“春节期间,有好几天就餐要排队,大大超出预期。”
刘玮表示,景区建设、运营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已带动就业约300人。
目前,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已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下一步,我们将把景区打造成为攀枝花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人才、投资和项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刘玮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