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
图源:看看新闻
没想到,又见景区大量游客滞留“老问题”。据报道,春节期间,数千名游客因等待船只时间过长而滞留在三亚西岛码头,时间长达三小时之久,现场游客情绪激动,齐声高喊“退票”,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景区工作人员称,“不是船不够,而是游客太多了”。随后,西岛景区发长文致歉,并承诺通过优化排队系统、延长营业时间等举措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作为热门旅游景区,三亚西岛在春节期间吸引大量游客本是情理之中。只不过,面对汹涌而至的人潮,景区的管理显然未能跟上节奏。有游客反映,尽管工作人员声称有15条船可供使用,但在现场却只能看到一两艘船在忙碌地穿梭。这种信息不对称,无形中又加剧了游客的焦虑和不满。
面对游客的质疑和指责,景区工作人员将问题归咎于“游客太多了”。诚然,游客数量的激增是导致滞留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但这绝不是景区推卸责任的借口。作为管理者,预测和评估游客数量,并据此制定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是其应尽的职责。如果仅仅因为“游客太多了”就放任问题发生,那么这样的管理显然是失职的。
事实上,类似游客滞留的事件在三亚乃至全国其他热门旅游景区并不罕见。每当节假日来临,一些热门景点总是人满为患,游客排队等候的时间往往长达数小时。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景区管理者对游客流量的预测和调控能力不足,应急预案缺失或执行不力,以至于年年滞留年年无解,每每令人遗憾。
那么,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呢?首先,景区管理者需要加强对游客流量的预测和评估。这不仅要依靠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当前的旅游趋势、节假日安排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通过科学的预测,管理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游客数量的变化趋势,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当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至关重要。一旦游客数量超过景区的承载能力,管理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限制售票、加强疏导、增派船只等措施来应对。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集资源,有效缓解游客滞留问题。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景区管理早已不是简单的门票销售和景点维护,而是涵盖了游客流量控制、应急预案制定、服务质量提升等多个方面。景区不能总在平时想游客来盼游客来,等到游客真的大量来了又一筹莫展。要从根本上解决游客滞留“老问题”,景区还需在管理和规划上做出更多努力,保障旅游高峰时应对不“掉线”,才能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