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鹿寨县英山镇的深处,隐藏着一座被岁月遗忘的空城——英山柴油机厂旧址。这座曾经繁华的工厂,如今已是一片荒凉,只有那些破败的建筑和残存的设施,还在默默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然而,这座工厂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业遗址,它还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一段将工厂与监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奇特往事。
上世纪60年代,国际环境紧张,中国为了加强国防安全,启动了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在这一背景下,玉林动力机械厂奉命在鹿寨县英山镇选定了一块三面环山、面积达170万平方米的大盆地,作为后备基地(分厂)厂址。
1966年,自治区计委正式批准建立英山柴油机厂,建设规模为年产490型柴油机10万马力(7.35万千瓦),旨在作为柳州拖拉机厂拖拉机的配套动力。然而,英山柴油机厂生产的柴油发动机并非仅限于拖拉机动力,而是广泛应用于通用设备和船舶动力,其型号包括4135和6135,均是根据上海柴油机厂提供的图纸进行生产的。
在英山柴油机厂的初创阶段,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在试制过程中,耗油率超过部标要求,全厂职工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连续奋战一周,最终找出了问题所在,成功将耗油率降至部标要求的1马力/小时170克,并上报国家获得批量生产许可。
按照三线建设“一厂一社会”的要求,英山柴油机厂内不仅设有生产区,还配备了完善的生活设施,包括职工宿舍、电影院、礼堂、食堂、商店、学校和医院等。这些设施为职工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且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此外,为了防止敌特破坏,初期省军区还派驻了连队进行安保工作,确保了工厂的安全稳定。
然而,英山柴油机厂还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特殊身份——它同时也是一座监狱,即英山监狱。这一双重身份使得英山柴油机厂在承担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改造犯人的重任。工厂内的部分干部即为警察,而部分工人则是刑满释放后继续留在厂里做技术骨干的犯人。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不仅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还使得犯人在劳动中得到了改造和重生。
为了培养和储备人才,英山柴油机厂还设立了技术学校,专门招收本厂的职工子女。这一举措不仅为工厂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还提高了职工子女的教育水平。
80年代后,随着国家环境的缓和和工业体制的改革,英山柴油机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由于隐藏在深山之中,运作成本和交通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工厂的发展举步维艰。为了适应新的市场体制和社会环境,英山柴油机厂于1989年整体搬迁至桂林七星区。搬迁后,其资产由英山监狱接管,而监狱则成为了柴油机厂旧址的新主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制度的人性化,英山监狱也于2007年迁往桂林。至此,这座曾经繁华的工厂彻底被遗弃,成为了一座空城。
走进这个大山深处的老厂,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看到的已是物是人非,到处是一片萧条,一片狼藉,给人以慷慨悲壮之感。曾经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厂区,由于没有人气,厂区内渐渐长满青苔,马路也因为很少人走,变得斑驳不堪。在生活区建设的石砌小楼,即便现在无人居住,依然能从大致的轮廓上看出当年的精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