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郭容/图
长期以来,在上海迪士尼周边出没的小商贩、黄牛、商拍、黑导游等此类所谓的“环迪士尼经济”已被游客们诟病多时。从5月30日起,随着一块出现写有“重要通知”的告示牌出现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后,“迪士尼出台新政打击商贩”的消息在网上热传,这事真的吗?小商贩兜售物品等行为在度假区内是否有所收敛呢?5月31日,记者就来到了度假区相关区域一探究竟。
监管加强,“核心区域”内鲜见明显兜售行为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通往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的迪士尼停车场出入口与地铁11号线迪士尼站出入口均放置了“重要通知”的告示牌。该通知显示,据《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出于公共安全以及保护度假区游客体验的考虑,兜售物品,贩卖有价票证,非法从事导游、领队活动,随地躺卧,露宿及其他扰乱市场秩序或妨碍度假区运营的人员即日起将被禁止进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
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后,尚未得到“核心区域”的清晰定义。不过,在现场可以看到,管理人员会在放置“重要通知”的入口处进行值守,并对入口以内的区域进行严格管控。记者在此区域内转了几圈,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兜售行为。
“出地铁不远就看见这块牌子了,城管站在旁边阻拦商贩,挺好的,希望能一直持续下去。”游客黄女士表示,以往从地铁站出站口就能看见贩卖玩偶、气球、发箍等各色小商品的商贩,几乎没看到。
不过,由于一直阴雨绵绵,记者在地铁口仍看到了不少兜售雨衣的商贩。由于地铁口并不属于“核心区域”,即便被城管辅助等相关管理人员关注跟随,仍有兜售雨衣的商贩不管不顾,在高声吆喝。记者来到地铁口时,正巧碰到一批刚刚被商贩推来的童车,管理人员发现后随即进行了劝阻并增派人手对童车进行推离。
现场的城管辅助告诉记者,从前日起,城管部门已增派了几十名城管辅助人员对核心区域加强管控。但由于没有执法权,他们只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劝离并上报。从昨天开始,这些商贩基本都被拦在了核心区域之外。如遇不听劝的,则会交由执法部门处理。而像售卖门票的黄牛这类隐蔽性较高的商贩,度假区内也会便衣进行巡逻和跟踪,如掌握证据会进行执法处理。
记者还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入园处看到,有心存侥幸的商贩冒充游客,携带装有几十件一次性雨衣的旅行袋,在入园开包检查环节被工作人员发现并进行制止。
并非“新规”,需政企持续通力协作开展整治
可见,度假区内对于小商贩等群体的管理确有加强,但网传“上海迪士尼实行新规定”的说法并不准确。记者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获悉,实际上,《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自2016年6月17日起施行以来,第二十一条规定一直存在,也并无改变。此次的“重要通知”中提到的“核心区域”,是上海迪士尼管理方根据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制定的相应管理措施。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兜售物品、贩卖票证等乱象,政府管理部门将和企业通力协作开展整治,共同维护好旅游环境秩序。
记者从上海迪士尼方面获悉,为了保护游客权益,上海迪士尼一直在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APP等渠道加强宣传,提醒游客仅可通过官方和授权渠道以及官方零售点购买产品和服务。通过任何其他渠道、场地或个人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均为非官方、未经授权、且极有可能涉嫌假冒或欺诈,游客需自行承担由此带来的财务损失的风险和责任。
那么,这些小商贩们真的消失了吗?记者从电商二手平台联系了租赁童车的商贩,对方表示,最近由于管制严格,商品已无法送达巨型唐老鸭装置与小镇星巴克等“常规据点”,但对方表示仍可接单,只是将交接范围改到了停车场等管控区域之外。而一些售卖玩偶的商贩则表示,可以通过改约地点或者快递的方式进行交易。临近采访尾声,记者碰巧在一家咖啡店内偶遇了“生意不佳”的黄牛正在相互“打气”,“我以为暑假才开始,怎么会这么早?日子难过了。”“再坚持三个月,过去就好了。”真的,过去就好了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