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万民聊生
编辑| 小江
中国庙宇无数座,却不及北京这一座,规模虽然不大却被荷枪实弹的武警全天24小时站岗守护,成了附近景区一大亮点。
那么,这座庙究竟有什么奥秘,竟然能出动武警?
全天站岗原因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潭柘山麓,是一座传承了千年文化的古寺,2001年,潭柘寺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身份不仅仅是一座供人们祈祝的寺庙,更代表了国家,吸引无数国外的游客以及政要来参观。
潭柘寺虽然面积不大,里面却暗藏乾坤,尤其是拥有众多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宝锅、古玉兰、帝王树等。
先说帝王树,在潭柘寺里有很多古树名木,大多数都有些年岁,但这棵帝王树却已经有1400多岁,来自唐朝,它伫立在毗卢阁的前面,满枝树叶金黄,迎风飘荡,非常有意境。
它高约40米,直径也有4米左右,要至少6个人才能抱住树干,在潭柘寺是出名的景点之一。
但帝王树只是潭柘寺的瑰宝之一,与其相同属性的还有竹林院内的御竹,是康熙三十七年,赐于潭柘寺,极为稀有的玉镶金竹和金镶玉竹,以及两株高达30米的古柏和400岁的古玉兰。
而在天王殿中,还有一口锅,看起来和家里做大锅饭的铁锅很相似,但它却是喂养了无数和尚的神奇之锅,有一个关于它的说法是“泼砂不漏米”,深有2米,底部很厚,还有容砂器,砂石会随着上方不断搅动沉到锅底凹陷的地方。
其实潭柘寺的文物并不只这些,但由于都非常有名,导致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上世纪70年代左右,他们利用管理的松散,找出漏洞,并寻找时机实施盗窃,得逞后他们将所盗取的珍贵文物用非法手段将其转移卖出而活获利。
文物的减少也因此引起国家的注意,再加上潭柘寺的名声响亮,为了让游客们有更好的体验,同时也为了保护文物不受侵害,当地政府决定派出武警队伍,捍卫潭柘寺。
他们中间会换班,但绝不会放松管理,全天24小时,不分四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有异常他们就能立马到位,抓住不法分子。
事实上,自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素养也提高了之后,就很少发生文物偷盗事件,一是法律的普及让大家知道盗窃文物的重要性和巨大风险,其次是当下社会环境越来越幸福美满,且工作种类更多,也不需要通过非法的方式冒险去偷窃。
基于此,武警最大的作用更像是威慑一小部分的法制漏网之鱼,以及向世人展现我国在保卫工作上的严谨,让更多人放心,更有安全感,俨然形成了新的风景线。
另外,安排武警的另一个需求是维护潭柘寺的秩序,由于寺庙面积不大,但却非常有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就导致很容易出现意外,武警的存在也可以帮助守护寺庙的秩序,让寺庙保持宁静,同时还能防范安全隐患,保存古迹。
潭柘寺起源
从上面的描述中也能看出潭柘寺的不凡,尤其是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物,大多还是皇宫来的御赐品,难道它的历史背景还和皇宫有渊源吗?
潭柘寺最早建立于西晋时期,最开始的名字叫嘉福寺,和它的帝王树有着一样长的年龄,这座庙建的并不大,大概当时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千年之后它竟然会成为闻名遐迩备受欢迎的寺庙之一吧。
别看它小,但五脏俱全,尤其深受历代皇帝的关注。
第一位发现它的皇帝是金朝的金熙宗完颜亶,皇统元年时,他路过这座寺庙,那时的潭柘寺还很简陋,但完颜亶并不在意,他进去上香礼佛,或许是认为有缘,回去后完颜亶便对潭柘寺拨款扩建,让它看起来更气派,并为其更换寺名为大万寿寺。
之后数百年间,无论朝代有无更迭,潭柘寺依然矗立在原地,同时也迎来了许多皇帝,他们无一例外上香礼佛,又像是统一的规则般,或多或少都会对潭柘寺进行扩建或者修缮,使其外观看起来越来越完美,也更有神圣感。
期间,几乎每位到访的皇帝都会为它重新改名,直到康熙帝到访,他惊叹于寺庙隐约透出的神圣感,以及附近山林所带来的萧瑟独立之感,随后他也为寺庙赐名为潭柘寺,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康熙帝为此还作了一首诗,其中第一段是翠叶才抽碧玉枝,经旬清影上阶墀。将潭柘寺曲径通幽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在整个北京,潭柘寺都是最早的佛教发祥地之一,由于不断有皇帝来参观并拨款修缮,使得潭柘寺的名气越来越大,因为我国寺庙千千万,但能让多个朝代的皇帝都愿意光临的很少,这说明了潭柘寺的重要性。
所以潭柘寺并不只是普通的寺庙,而是一所皇家寺院,它内部遍布宝贝,包括上述描述的器物和植物,都属于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历史瑰宝。
有段时间,由于战乱的缘故潭柘寺人气减弱,再加上由皇帝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所有人都以为潭柘寺会就此销声匿迹,跌落神坛。
但事实证明,潭柘寺非但没有落寞,反而成为游客们踏破门槛也要观赏的地方,名副其实的国寺。
潭柘寺内部的建筑群至今还保留着古代建筑的风格,共分几部分,包括西路、中路、东路。
其中东路是皇室来客以及僧人们居住的地方,采用的是庭院式建筑,非常惬意有意境,西路则有观音殿、戒坛殿等,中路是有牌坊、大雄宝殿、天王殿等,院内还有75座僧塔,分别来自金元明清。
正因为潭柘寺雄伟壮观的建筑,以及美丽的风景,才使得它备受历代统治者以及人们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中还有神奇传说的因素。
传闻,妙严公主出家后每天都会在潭柘寺里拜观音,时间长了,就连脚下的砖都被磨出两个脚印,而这块砖后来也被放在硬木厘里,孝定皇太后来上香时听闻此事非常感动,请回皇宫给后妃看看。
潭柘寺习俗
在一个又一个传说故事的加持下,更为潭柘寺增添了几分神性,而寺庙内的高僧们为了延续潭柘寺的香火,也不断地扩建,积极地向世人弘扬佛法。
不仅如此,潭柘寺在漫长的时间里,还衍生出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从明代开始,京城的百姓只要出游,必定会去潭柘寺一趟,而四月潭柘观佛蛇也成了传统民俗,此外,还有莲池大会、浴佛法会等,直到现在,每年都会举办一次。
活动举办的当天,潭柘寺的人流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多,许多游僧和百姓欢天喜地的进入潭柘寺来庆祝。
以前由于潭柘寺的地理位置太偏,又处于深山里,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从哪走,经过皇室和当地政府的修缮,如今也已经开辟出了便捷的交通路线,使得更多人前往参观,到了活动当天,更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从这就足以看出佛教在我国的重要性。
在过去,潭柘寺还流传着一个有关感化猛虎的传说,这头猛虎凶猛非常,并不顾百姓生死,是当地出了名的“恶霸”。
众所周知,潭柘寺的周围有座虎塔,里面放着的是骨骸,但根据传闻中的说法,那里根本就没有骨骸,而是人们为了纪念一头老虎而盖的。
这头老虎非常凶恶,而且喜欢吓唬人,伤害人,如果是放到现在社会,估计出动警察就能结束。
某天,老虎照常吓唬完居住在山下的人之后,准备回窝休息,却听到了一阵声音,仔细一听,竟然是潭柘寺里传出的讲经声。
老虎不知是被吸引还是冥冥中自有天定,它闯进了潭柘寺,原本正在诵经的僧人们被它吓了一跳,都屏住呼吸不敢动,生怕惹怒了它。
就在这时,有一位道行深的法师站了出来,他慈眉善目地看着了来势汹汹的老虎,没想到的是,这头老虎竟然收敛了身上的凶悍之气,坐了下来,并没有做出伤害人的动作。
这一举动令所有人都震惊不已,难道这老虎也有灵性?还是说这寺庙的灵气太重,使得老虎也会被感化。
更神奇的是,这头老虎最后竟然不再吃生肉,而改为吃素,这是因为法师也吃素,老便照猫画虎,也跟着学起来,并彻底改正了此前吓人的毛病,似乎是早已忘记了自己此前的习性,身心得到了洗涤。
但后来法师圆寂后,老虎伤心欲绝,便不愿吃饭,像是在通过绝食的方式来试图饿死自己,再跟着法师一起离开。
这头老虎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虽然不知其真假,但也具有教化作用,同时也侧面说明潭柘寺是有灵气的,而法师更是修到了一种境界,使得老虎见了他,都忘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而今,潭柘寺每天的香客依然络绎不绝,而武警的身影更为其增添了几分肃穆,并成为当地一大著名景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