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武汉街头4万余株银杏树悄然褪去“青罗衫”,披上“黄金甲”,将城市点缀成一幅幅鎏金画卷。
长江日报记者连日走访发现,不同区域、不同道路,甚至同一条道路相邻的银杏树,“鎏金”进度条都不一样。
在江岸区建设大道解放公园路至惠济四路路段,银杏黄叶在前几天的大风中,几乎已经落尽。 记者明眺生 摄
惠济四路至江大路一段,银杏叶才黄了一半。 记者明眺生 摄
黄浦大街至二七路路段更有趣,北侧向阳的银杏,已几乎全黄,而南侧背阳的银杏,仍以青绿为主。 记者明眺生 摄
银杏网红打卡点江大路人行天桥旁是一座小游园,10余株银杏树形成一片小森林,树下对弈的老人与休憩的市民,构成一幅闲适的市井油画。市民陈先生说:“在这里一边晒太阳,一边赏银杏,舒服极了。”
汉阳区鹦鹉大道银杏。记者李子云 摄
在汉阳区鹦鹉大道琴台立交桥至翠微路路段,银杏已黄至七成,其中少数树木黄叶已掉落近半。附近的归元寺路,茂密的银杏还是刚刚由绿转黄。
汉阳区归元寺路的银杏。记者李子云 摄
市民在武昌区首义路打卡。记者李子云 摄
网红打卡地武昌首义路,银杏叶也只黄了七成,但前来赏叶拍照的市民络绎不绝。
靠近起义门城门的一端,更是人头攒动。有些市民在道路上拍还觉得不尽兴,干脆走进楚望台遗址公园,到古城墙上拍银杏同框照。
市民李先生说:“看到网上那么多人晒首义路银杏的美图、短视频,自己也心动了,跑来先睹为快。”
同处一城,同一树种,为何银杏“鎏金”的进度条参差不齐?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董立坤解释说,银杏叶变黄是秋冬气温下降后,树木回收养分至根部的自然过程,受长势和小气候双重影响,银杏叶变黄的进程也不一样。有些受夏季高温影响,长势较弱的银杏树会提前“卸妆”。向阳处比背阴处更早变色,被高楼挡住寒风的银杏也会延迟黄叶的时间。预计到11月底或12月初,全城银杏将进入最佳观赏期。
市民在汉口金桥大道市民之家旁银杏林打卡。记者明眺生 摄
据市园林和林业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道路共栽植银杏4万余株,形成银杏特色景观路至少有35条。汉阳区鹦鹉大道琴台立交桥至四新北路路段两侧,共种植行道银杏树990株,是全市种植银杏最多的道路。
除了纯粹的银杏路,武汉还特别注重将银杏与其他色叶树种搭配,营造浓郁的秋色景观。全长10余公里的东西湖区金山大道,中分带种植银杏780株,与道路两侧的法桐携手,将这条道路变成了秋冬时节真正的“金”山大道。
东西湖区金山大道中分带的银杏。黄靖波 摄
昙华林路以金黄的银杏与火红的娜塔栎配伍,演绎“半街鎏金半街霞”。洪山区文馨街则让银杏与枫香并肩而立,形成“金叶叠红叶”的斑斓景致。
“银杏是秋色顶流,它已深深地融入城市血脉和市民的记忆。”每年都会“杏”致勃勃到街头拍摄银杏的博主金女士感慨地说。
双休日可赏银杏叶推荐点位:
汉口建设大道江大路天桥、韦桑路口附近、金桥大道市民之家旁绿地,汉阳鹦鹉大道翠微路口天桥,武昌区首义路、中山路昙华林天桥、昙华林路,洪山区文馨街,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驿山高尔夫俱乐部附近“金色大道”。
(长江日报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 李玲 黄浩 制表:温舒莲)
【编辑:丁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