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11月26日举办的“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三年成果展暨东城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资源对接大会上,北京市东城区推出《东城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中英双语),通过42个适合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非遗项目,以及非遗项目的传承场所与体验空间,为文旅融合提供精准导引。
东城区是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非遗代表性项目达225个,居全市首位。
“三年来,我们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奖励扶持了114个优秀非遗项目。”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推动非遗实现了从产品思维转向立体思维、从单打独斗转向百业共生的深刻转型,初步形成了非遗与百业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生态。”
“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三年成果展暨东城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资源对接大会。受访者供图
在当天举办的大会上,一系列文旅资源实现了对接。例如,产品组重点推动工艺品、文创品、特色食品等实体产品开发,促进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活消费;活动组专注体验工作坊、节庆表演等文化内容策划,提升非遗传播的互动性与感染力;IP授权组着力开发非遗图案、形象、故事等知识产权价值,拓展文化符号的应用边界;空间赋能组聚焦艺术陈设、主题空间设计等领域,实现非遗美学与商业环境的有机融合;数字创新组推动AR/VR体验、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应用,开拓非遗线上传播新渠道;教育研学组深耕课程开发、研学路线设计,构建非遗传承教育体系。
现场,北京面人彭、吉兔坊、北京珐琅厂等50余家非遗项目方,与50余家需求机构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同探索非遗在消费升级、品牌建设、场景营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大会还创新打造主题展区,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非遗体验场景。
在11月26日举办的“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三年成果展暨东城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资源对接大会上,展出了精美的非遗作品。受访者供图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铁峰说:“未来,我们要让非遗的古老基因在新时代焕新——通过活态传承,让传统技艺走进寻常生活,让传统美学浸润现代设计;我们要持续打造供需对接平台,让今天这样的精彩相遇成为常态,让每次创意碰撞都能生根发芽;我们更要让非遗成为有温度的文化使者,用当代语言讲述东城故事,让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这座古都的呼吸与心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